一季度全國CPI、PPI走勢總體平穩,基本符合預期
摘要:分類別看,一季度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6%,衣著下降0.2%,居住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1.4%,教育文化娛樂上漲0.3%,醫療保健上漲0.3%,其他用品及服務下降1.1%。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張洽棠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以及3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環比下降0.5%。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苗露/攝
相關專家表示,一季度CPI同比持平,一季度PPI同比上漲,走勢總體平穩,基本符合預期。
CPI同比持平 預計全年“前低后穩”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城市下降0.1%,農村持平。其中,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環比下降0.5%。分類別看,一季度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6%,衣著下降0.2%,居住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1.4%,教育文化娛樂上漲0.3%,醫療保健上漲0.3%,其他用品及服務下降1.1%。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5%;鮮菜價格上漲4.8%;豬肉價格下降12.5%,其中3月份下降18.4%,降幅比2月份擴大3.5個百分點。一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持平。
對于一季度CPI走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從今年一季度總體的物價運行情況看,物價運行比較穩定,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當月,CPI從2月份的下降0.2%轉為上漲0.4%。從總體上來講,目前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水平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當月上漲0.4%,比較溫和。從結構上看,推動CPI轉正的主要因素在于非食品價格中的汽柴油價格的上漲。3月份當月,汽油和柴油價格都同比上漲了約12%,在這兩個能源產品的拉動下,CPI當月的漲幅轉正,呈現0.4%的上漲。從更多商品類別來看,包括食品在內的價格上漲均比較溫和,甚至是下降的。食品價格3月份當月同比下降了0.7%,大眾比較關注的豬肉價格下降了18.4%。”
對于3月份CPI走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形勢組研究員郭麗巖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工業消費品價格對CPI環比走勢有一定推升作用,主要是國際油價上漲帶動國內汽油、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9%和12.8%。服務價格環比有漲有跌、總體持平,其中飛機票價環比上漲6.4%,旅行社收費環比下降4.8%,其他服務價格漲跌幅普遍在1%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已經回到正增長區間,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當前居民消費保持良好恢復勢頭。
對于CPI變化,郭麗巖表示,3月份CPI同比由負轉正,小幅上漲0.4%。環比由漲轉跌,降幅為0.5%,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明顯回落,鮮菜、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4.5%和10.9%,其他肉類、水產品、蛋、果等價格環比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劉愛華從具體類別進行分析,“首先是工業消費品的價格,3月份同比上漲1%,在工業消費品領域,工業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能力比較充足,宏觀調控手段比較有效有力,從供需基本面看,工業消費品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其次從食品價格看,豬肉價格已經連續幾個月同比下降。目前,在各地保供穩價各項措施的作用下,生豬產能得到了顯著恢復。另外,糧食價格近期較為穩定。今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形勢較好,冬小麥苗情略好于往年水平,從這方面來看,糧食安全有保障。所以,不管是從豬肉價格還是從糧食價格來看,CPI上漲的壓力不大。除此之外,從服務價格看,目前服務業穩步恢復,不管是供給還是需求都處于恢復期,所以服務業價格隨著后期供給需求的逐步恢復,可能會呈現溫和上漲的態勢。”
從后期走勢看,郭麗巖表示,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國內產業循環、市場循環、供求循環在明顯加快,有利于物價平穩運行的因素不斷增多增強。其中,食品和服務在CPI中占比高,且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小,糧食供應充裕,蔬菜、水果價格將呈現季節性變化,豬肉價格隨著生豬生產恢復逐漸回歸正常水平,這些都是CPI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同時,工業消費品產能充足、供給充裕,市場競爭充分,價格有望保持基本平穩。預計今年CPI將呈現“前低后穩”的走勢,全年物價調控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劉愛華表示,不管是工業消費品價格,還是食品價格、服務價格這三個維度,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個溫和的區間。
PPI恢復性上漲 預計全年“兩頭低、中間高”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1%。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4.4%,漲幅比2月份擴大2.7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6%。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2.8%。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5.2%,漲幅比2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8%。
從較長周期看,全國PPI走出了此前一段的下跌期,今年一季度以來呈恢復性上漲態勢。3月份,PPI同比上漲4.4%,環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均有所擴大。郭麗巖表示,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輸入性因素、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低等技術性因素以及春季新開工等季節性因素疊加影響,石油石化、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等生產資料出廠價格漲勢明顯。
劉愛華表示,近期,在全球流動性寬松、市場需求有所復蘇、供給短期較短缺等各種因素推動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一波上漲。從相關國際組織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國際能源平均價格環比上漲35.3%,非能源價格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1.8%,漲幅達到了近年來的相對高位。
對于3月份全國PPI同比4.4%的漲幅,劉愛華表示,從我國近期的價格走勢來看,部分原材料價格呈現了上漲態勢。“在之前接近一年半持續下降后,今年1月份改變了這種趨勢。PPI在1、2、3月份同比都是上漲的,其中1月份上漲0.3%,2月份上漲1.7%,3月份上漲4.4%。”劉愛華表示,3月份推動PPI上漲4.4%的主要因素是石油相關的產業和金屬相關的產業。其中,石油相關的產業平均價格同比上漲了11.1%,金屬相關行業上漲了17.6%。從總體上來講,屬于結構性上漲,主要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生產資料3月份同比上漲了5.8%。生活資料價格方面比較平穩,當月同比上漲0.1%。
劉愛華表示,現在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從貿易投資各方面不同的渠道對國內一些行業的價格造成影響。但是,從目前PPI上漲的結構性特征來看,主要影響某些上游行業,對下游行業的影響不明顯。“判斷全年價格走勢,供需關系是決定價格最根本的要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經濟恢復的大勢下,供給的質量和能力都在逐步改善。”劉愛華分析,從需求來看,目前仍然處于恢復過程中。從這些方面來看,國內上游產品的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
展望后期,郭麗巖認為,隨著價格信號引導作用釋放,主要生產資料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上下游供需會進一步匹配,工業生產領域的穩價因素將明顯增多,總體判斷,此輪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是階段性的,預計我國全年PPI呈“兩頭低、中間高”的走勢,下半年將有所回落。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