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潛力持續釋放
摘要:一季度,山東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42.4億元,增長33.2%,拉動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長23.1個百分點,占同期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69.1%。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高楊近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一季度,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94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4.3%,占同期該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1.5%。其中,出口1023.6億元,增長34.4%;進口920.4億元,增長34.1%。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潛力持續釋放,進出口展現出了強勁的韌性與活力,成為該省外貿穩定發展的一塊重要“壓艙石”。
濟南海關一級巡視員趙豐杰表示,一季度,山東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42.4億元,增長33.2%,拉動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長23.1個百分點,占同期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69.1%。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294.9億元,增長30.9%,占15.2%;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233.5億元,增長26.5%,占12%。主要進出口市場為東盟、俄羅斯、印度和阿聯酋。一季度,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中,東盟為最大進出口市場,進出口總值844.3億元,增長45.1%,占43.4%。此外,對俄羅斯進出口284.1億元,增長13.1%,占14.6%;對印度進出口143.2億元,增長41.4%;對阿聯酋進出口122.3億元,增長74.3%;對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合計進出口占比達到71.7%。
據介紹,原油為主要進口產品,機電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一季度,山東省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原油425.6億元,增長24.1%,占同期山東省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總值的46.2%;進口機電產品93.7億元,增長37.1%;鐵礦砂22.5億元,增長67.7%。出口機電產品456.4億元,增長45.7%,占同期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總值的44.6%;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127.7億元,增長44.6%;農產品90.2億元,增長4%。
濟南海關分析了一季度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較快增長的原因:
一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持續增長,帶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山東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資3億美元,同比增長87.1%,占全省實際投資額的28.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建設需求旺盛,相關投資的持續提升帶動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快速增長。一季度,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鋼材、電工器材、貨車分別增長了16.2%、47.9%、78.3%。
二是生產繼續恢復帶動山東省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資源進口需求增強。隨著國內外需求持續恢復、疫情影響逐步減弱,今年以來,山東省工業實現高位平穩開局。山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山東省原油、鐵礦砂、棉花等能源資源的重要來源地。內部需求旺盛疊加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回升、鐵礦砂價格持續高位等因素影響,一季度山東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原油、金屬礦砂、棉花分別增長24.1%、67.7%、33.8%,合計拉動山東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增長13.5個百分點。
三是中歐班列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運行,推動我國和“一帶一路”各國間的經貿合作深化。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標志,中歐班列具有效率高、運量大、價格低、路線廣和全天候的獨特優勢,已經成為連通亞歐大陸的主要橋梁和綠色通道。蘇伊士運河擁堵事件更凸顯了中歐班列的重要戰略意義。一季度,“齊魯號”歐亞班列累計開行380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1%。同期,山東省經鐵路運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52.6億元,增長120.7%,有力保障了沿線國家物流暢通和物資供應穩定,為山東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提供了強力支撐。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