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應把握穩中求進和底線思維的宏觀經濟政策
摘要:本書提出了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五大宏觀趨勢,分化時代的四大投資邏輯。只有理解了趨勢的力量,掌握了分化時代的投資思維,才能發現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尋找“確定性溢價”,合理配置核心資產,最終獲得超額回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洽棠 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新書《趨勢的力量——分化時代的投資邏輯》,作者為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本書對全球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變化和疫情影響下投資市場的新趨勢進行了詳細分析,對經濟和市場的趨勢進行了論述,并探討了其對投資機會和投資結構的影響。中國經濟高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分化的趨勢日漸突顯,在商品總量、貨幣總量和資產總量均已處于過剩階段時,只能尋求結構性的機會。
未來將如何面對分化(“K 型”經濟)帶來的后果?——本書提出了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五大宏觀趨勢,分化時代的四大投資邏輯。只有理解了趨勢的力量,掌握了分化時代的投資思維,才能發現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尋找“確定性溢價”,合理配置核心資產,最終獲得超額回報。
書中提出了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五大宏觀趨勢:從增量經濟向存量經濟切換趨勢、傳統產業收縮和集中度提升趨勢、資產過剩趨勢、金融開放趨勢、機構投資者壯大趨勢。
書中指出了分化時代的四大投資邏輯:
第一,把握宏觀經濟政策:穩中求進和底線思維。
第二,要把握結構性的投資機會:一方面是新舊動能的轉化,新經濟領域會出現結構性機會,5G、邊緣計算機、基因檢測、氫動能等新技術和新發明會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亮點。另一方面,對于金融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會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正面影響。
第三,要給確定性溢價:第一類,行業龍頭企業或頭部企業;第二類,長期維持較高毛利率和ROE的企業;第三類,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完善、主營業務很穩健的企業,不存在未來行業管制要放松、管理層發生大變動、補貼要取消等風險。
第四,在進行投資分析時需要具備三種思維:一是分層思維,二是結構思維,三是此消彼長思維。
責任編輯:張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