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李民吉:構建ESG理念下綠色金融新特色與新優勢
摘要:一是完善科學高效的綠色金融發展體系。華夏銀行將全面規劃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和運行系統,制定華夏銀行綠色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推進ESG理念在整個集團體系內全面實施,加快綠色金融信息化建設步伐,以科技手段提高綠色金融規范化管理水平。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洽棠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第271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推動綠色金融服務,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表示,從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寫入政治報告,到我國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們將迎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一個全社會、全要素、全方位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將進入以降碳為戰略發展方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為商業銀行清晰勾勒出一條服務實體、防控風險、加快創新的發展路徑。華夏銀行做為國有金融企業,時刻牢記自身使命擔當,貫徹新理念,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突破。過去的四年,華夏銀行強化戰略引領,率先踐行ESG理念,深化國際合作,爭做新時代綠色金融服務的先行者和生力軍,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綠色金融品牌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截至2020年末,華夏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800億元,比2016年末翻了兩番,2020年增速達到了51%,四年復合增速達到了48.5%,綠色信貸占比領先同類銀行,其中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融資比例超過80%。國際合作資金規模超過100億元。子公司華夏金融租賃公司的綠色租賃融資占比也達到了30%。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初步形成綠色金融發展的體系框架。作為最早建立獨立綠色金融工作機制的商業銀行之一,華夏銀行成立了綠色金融管理委員會,總行設立綠色金融中心,分行設立綠色金融部,專業服務大幅提升。綠色金融資源配置、考核激勵、風險策略機制不斷完善,首批簽署聯合國環境開發署《負責任銀行原則》,綠色發展與可持續投融資原則初步建立。推進金融服務創新,形成涵蓋綠色貸款、綠色票據、綠色投資、綠色租賃、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承銷、綠色理財、綠色基金等集團化、綜合化的綠金產品服務體系。
二是不斷深化低碳領域的國際合作。作為國內低碳金融服務領域正式開展國際合作最早的銀行,華夏銀行從2002年開始這項工作,不斷深化綠金領域國際合作,已與世行、亞行、法開署等國際金融組織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國內最大的世行轉貸款項目——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世行最大、國內首個儲能專項金融產品——中國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促進項目先后落地并順利實施,貢獻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案例。
三是全面推進ESG資管投融資理念。作為首家加入“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的國內銀行資管機構,理財資管體系全面完成ESG融合,研發了ESG數據評價體系,建立了資產與組合雙維ESG風險監控機制。實施ESG指數策略,開發了三項ESG指數,填補了ESG債券指數空白。發行國內市場首筆ESG銀行理財產品,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ESG產品規模超過230億元,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在2020年明晟指數(MSCI)全球ESG評級中,華夏銀行是國內僅有的三家A級銀行之一。
展望未來,華夏銀行將全面深化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綠色金融發展戰略,著力構建ESG理念下的綠色金融新特色、新優勢。
一是完善科學高效的綠色金融發展體系。華夏銀行將全面規劃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和運行系統,制定華夏銀行綠色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推進ESG理念在整個集團體系內全面實施,加快綠色金融信息化建設步伐,以科技手段提高綠色金融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是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金融支持。持續提高綠色信貸業務占比和綠色金融業務總量,聚焦能效與可再生能源等七個重點領域研究制定行業解決方案。完善產品創新機制,加大低碳產品創新。發揮商行+投行體系優勢,通過綜合金融服務支持綠色項目。更多層面、更寬領域、更加緊密與國際金融組織開展合作。
三是加強氣候風險管理。深化ESG負責任投資理念,高度關注快速低碳轉型帶來的影響,深入全面地開展環境風險壓力測試,積極推進建立環境和氣候轉型風險量化評估工作體系。
四是明確自身碳中和目標。華夏銀行將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制定實現自身碳中和的計量監測和中和路線圖,通過技術減排、辦公運營低碳化、消納機制應用等措施,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自身碳中和。服務新時代,建設新華夏。未來華夏銀行不僅要建設成為有質量、有特色、有競爭力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當好“北京金融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更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中做出特色走在前列,為30•60雙碳目標早日實現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張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