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春季會議將在北京舉行 聚焦“后疫情時代: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
摘要:本次會議探討全球治理重構與轉型發展,呼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危機和重大挑戰,促進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再次表明中國關心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的堅定決心,彰顯中國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宋璟從中國貿促會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經國務院批準,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春季會議將于5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由中國貿促會、國際金融論壇主辦,北京市朝陽區政府、北京國際金融論壇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全球綠色增長署、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春季會議以“后疫情時代: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為主題,議題涉及后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與發展、全球可持續金融、全球抗疫合作、全球氣候合作、中美綠色合作、中歐碳定價、碳中和與全球投資機遇、碳中和與綠色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與自由貿易、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及挑戰、數字貨幣與未來數字化轉型、中國新發展格局與“十四五”趨勢、綠色絲路等。除開幕式和全體大會外,將舉辦4場專題研討、2場圓桌會議、4場峰會和4場學術會議。
陳建安副會長表示,本次會議探討全球治理重構與轉型發展,呼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危機和重大挑戰,促進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再次表明中國關心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的堅定決心,彰顯中國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本次會議將邀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主席、葡萄牙前總理巴羅佐,美國亞洲協會會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第5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韓國前總理韓升洙,歐盟理事會首任主席、比利時前首相范龍佩,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等20余位國際機構負責人、外國元首和前政要出席,將有來自國際金融論壇主席團及理事會成員、各金融部門負責人、工商界代表、專家學者等約500人參會,圍繞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為構建全球開放共贏新格局建言獻策。會議將進行全球網絡直播。
張繼中秘書長介紹,會議將突出全球治理、國際合作、碳中和與綠色金融三個關鍵詞,發布《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中國報告》。該報告是國際金融論壇與絲路國際聯盟(SRIA)自2015年起,每年聯合英國《中央銀行》雜志共同制作,由30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中央銀行問卷調查組成,總結絲路建設發展,中國與雙邊及多邊共同就絲路合作所呈現的成果、問題及經驗。報告全球發行 3 萬冊,遍及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決策者。
《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中國報告》聚焦五個主題——后疫情時代的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經濟增長、“一帶一路”倡議、綠色金融、全球資本市場、以及金融科技,介紹了全球領導人、決策者、金融專家、商界領袖、政治家和學者對這些重要問題的見解。該報告的一個重要信息是,所有這些領域都存在巨大的全球合作空間,而全球合作將有助于使世界經濟迅速和可持續地從疫情中恢復過來。
會議還將同時發布《“一帶一路”調查報告》。國際金融論壇IFF自2018年起與《中央銀行》雜志共同開展“一帶一路”調查,受到了世界各國央行的積極響應,遍及五大洲的發達及發展中國家。2018年和2019年參與調查的中央銀行分別為28家和26家,2020年則達到了歷年最高值,共有30家央行參與了調查。2021年,共有25家中央銀行參與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助于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并且對綠色復蘇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相關項目的實施造成了影響,但中國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倡議的建設,為當地創造工作崗位,促進外國直接投資。
據了解,國際金融論壇成立于2003年,屬非營利、非官方國際論壇組織,總部位于北京,是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以及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歐盟等20多個經濟體的財經領導和知名經濟學家共同發起的全球金融界高級別對話溝通與學術交流機制。論壇創立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舉辦了17屆全球年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