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有序推進雙碳工作離不開新型電力系統
摘要:曾鳴表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一要保證能源、特別是電力安全及經濟兩大目標,二要實現整個產業鏈的碳達峰、碳中和,不能僅限于某個環節、某個公司、某個地區。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黃昕 記者皮澤紅報道 5月15日,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教授出席發布會,并參加數字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專家研討會。會上,曾鳴對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出獨到的看法。
有序推進雙碳工作離不開新型電力系統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明確提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發展新能源。對此,曾鳴表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一要保證能源、特別是電力安全及經濟兩大目標,二要實現整個產業鏈的碳達峰、碳中和,不能僅限于某個環節、某個公司、某個地區。
“這要求將電力作為綜合能源系統中的樞紐與核心,把上下游能源產業連起來,實現綜合能效提高,保障綜合安全供能,降低全壽命周期上的總成本,降低碳排放,降低污染排放。”曾鳴分析說,新型電力系統有顯著的“三雙”特征,即“雙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裝備)、“雙峰”(電力網絡冬夏負荷高峰)、“雙側隨機”(供給側隨機性和需求側隨機性),這對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出了挑戰。
數字技術是關鍵 應用場景是抓手
曾鳴表示,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中,需要實現“橫向多能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推動能源電力系統向清潔化、綜合化、智慧化和去中心化“四化”轉型,而“數字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
曾鳴指出,以數字技術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首先要做好數字電網頂層規劃設計,其次,要以目標為導向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為抓手。“不管是場站設備、網廠并網還是儲能技術,都需要從中找到相應的應用場景并實現技術響應,否則將可能生產出很多沒有市場需求的技術。”
曾鳴建議,南方電網應圍繞“橫向多能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細化各環節的工作,找出需要數字技術進行支撐的具體場景,推動數字技術與電力技術的跨界融合,進而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樹立“綜合能源系統”觀 鼓勵電網有所作為
“風光水火核,甚至還有生物質,面對不同類型的能源,用戶如何組合優化?不同的應用場景,調度又如何協調友好?未來會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會上,曾鳴強調,應該樹立“綜合能源系統”的觀念,“從中長期規劃來看,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將向綜合能源系統過渡。電網不能只想著電網的事,要發揮能源樞紐作用,整合能源產業的上下游。”
這一觀點與南方電網推動公司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
曾鳴也對南方電網此次發布的《白皮書》表示肯定:“《白皮書》從前期研究、論證到發布,系統全面,有針對性,對下一步的規劃和展望和我多年的觀察很一致。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