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兩部門:進一步加大開發性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05-28 14:09 中國發展網
旅游產業 旅游消費

摘要:支持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試點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所及設施建設。支持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

中國發展網訊  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為推動文化、旅游與金融合作不斷深化,持續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投融資體系,更好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加大開發性金融對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開發銀行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開發性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意見提出五方面主要任務:

(一)支持重點重大項目建設。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開發銀行會同相關部委、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領域重點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雙方共同建立項目全流程、全周期管理服務機制,促進項目落地實施。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落實“十四五”規劃各項部署,強化相關文化和旅游項目的投融資保障,做好投融資輔導、支持和評估工作。加大對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范圍內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項目的推介、服務、融資支持。依托常態化、品牌化、精準化的投融資促進活動,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項目建設。

(二)支持試點示范工作推進。支持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試點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所及設施建設。支持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做好全國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融資支持。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規范發展,推進設立文化產業園區投資基金,持續拓寬融資渠道。

(三)支持產業創新發展。順應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趨勢,落實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積極運用開發性金融支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支持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扶持一批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示范類項目和新型文化企業,引導創作生產優質、多樣的數字文化產品,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適應數字文化產業特點的融資新產品。

(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推動服務于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業的特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依托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推動合作模式和機制創新。鼓勵國家開發銀行分支機構與各地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務中心、商業性金融機構等合作創新金融產品,做好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業的投融資服務。用好紓困復產系列政策,建立各級重點紓困幫扶的文化和旅游企業“白名單”,通過各類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大支持幫扶力度,充分發揮國家開發銀行及分支機構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特點和優勢,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應對疫情、紓困解難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恢復重振。

(五)支持產業國際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的開發性金融支持,共同支持中外文化和旅游企業在產品開發、技術研發和傳播渠道建設方面持續深入合作。支持優秀文化和旅游企業“走出去”,通過境外投資并購、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加強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合作,為文化和旅游企業拓展國際業務提供投融資指導和咨詢服務。

《意見》指出,要發揮政府部門的組織協調優勢和開發性金融“融資融智”服務優勢,突出規劃的統籌謀劃和路徑引導作用,開展“十四五”規劃合作,根據產業發展和項目開發建設需要,選擇文化和旅游重點區域、領域和客戶開展融資規劃編制,加強銀政合作,做好投融資工作。積極發揮開發性金融中長期融資優勢和“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協同支持作用,為文化和旅游項目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采取市場化創新方式,以及規范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拓寬項目融資渠道,推動項目落地實施。

《意見》強調,要進一步深化部行合作、建立協調機制、開展落實評估、做好信息報送工作等組織保障工作。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