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蘭寧:西部康養三大優勢——飲食?營養?空氣
摘要:西部地區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特色康養資源,使其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西部地區的特色康養產業符合康養發展趨勢,在未來將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主題為“西部康養的實踐與思考——老齡社會3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長田蘭寧在發言中表示,從西部的地理環境來說,其飲食、營養、氧氣、日光、日照對人類健康有很大提升,比如當地盛產高蛋白、低脂肪、多纖維的谷物中β-葡聚糖的含量豐富,對提高免疫力有好處,西部地區能提供非常多的營養元素,對老年人健康有直接益處,如內蒙古自治區恩格貝生態實驗園里種植大量的螺旋藻,螺旋藻是非常好的高質量的植物蛋白。
田蘭寧表示,以青海為例,其地理位置、健康飲食,在高寒冷的環境里為公眾提供了“高原醫療”和“高原健康”的康養新模式。有研究發現,人的壽命實際上需要在相對比較嚴酷的環境中讓其本身機理更加健康,可見高原生態養老的可能性。
田蘭寧提到,信仰在青海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人們對生死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撒拉族、藏族、回族、土族,他們對于生死觀、人生觀都有自己的解釋,因此,這些地區與東部地區的養老觀念不太一樣。另外,互助幸福院也是特別重要的特征,這里的老人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相互互助,比如很多社群到寺廟里去聊天、說話,從中我們發現需要共同來探討社會多元化的生態,這實際上是有助于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田蘭寧表示,回顧“十三五”期間,青海省的養老服務體系指標數比較合理。在政府大力推動下,無論從護理型的床位、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的配比和財政對于養老服務方面的投入,應該說不差于內地或東部地區,養老服務體系已經基本建成。
據《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統計,預計到203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6億,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將達22萬億。屆時,中國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將形成“巨型市場”。西部地區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特色康養資源,使其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如青海省依托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朝“高山療養”“高原健康旅游”方向發展康養產業,并利用當地藏、回醫保健養生理論、獨特的民族文化賦予高原康養產業更豐富的吸引力??傮w來看,西部地區的特色康養產業符合康養發展趨勢,在未來將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