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風雨中的山西古建?
摘要:山西是我國現存各類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之稱。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及山西省文物局網站信息顯示,山西省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5萬多處,其中古建筑有28027處。
近日,山西出現大范圍罕見強降雨。
據山西省氣象臺消息,10月2日20時至7日8時,山西省平均降水量達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有18個縣(市、區)降水超過200毫米,有51個縣(市、區)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間,累計降水量最大為285.2毫米。
山西是我國現存各類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之稱。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及山西省文物局網站信息顯示,山西省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5萬多處,其中古建筑有28027處。
此輪降雨導致山西不少古建筑受到影響,平遙古城墻發生局部坍塌、晉祠多處古建屋面漏水、天龍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
據山西省文物局消息,受近日持續強降雨影響,截至10日12時,山西各地共上報17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現險情,9座博物館紀念館出現小面積漏雨、部分構件損壞等情況。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開展搶險修繕工作。
這些文物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60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789處。據初步調查,國保、省保單位主要險情是屋面小面積滲漏及周邊護坡巖體等出現滑坡等問題,低級別和未定級文物出現墻體坍塌、梁架傾倒等險情較多。
國家文物局昨日發布消息,已派出專家組實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響情況,指導文物救災工作,緊急撥付文物應急搶險資金,支持山西開展因災受損文物應急、搶險、修復等,確保文物第一時間得到應急保護。
關注
平遙古城一內墻局部坍塌 長約25米
持續的強降雨是大型露天土質文物建筑的最大威脅,平遙古城因此“中招”。
平遙縣文物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0月3日至5日,平遙出現強降雨,雨量接近120毫米,受此影響,古城墻第84號內墻發生局部坍塌,坍塌長度約25米。目前,城墻坍塌后脫落地表的夯土、磚塊已經得到處理,城墻坍塌段也設置隔離圍擋和警示標志,防止發生二次坍塌,確保古城居民和游客人身安全。同時,城墻搶險修繕程序已對接啟動。“目前,省市縣三級領導、文保專家已經趕赴古城現場指導工作,盡快修復好受損城墻。”
資料顯示,平遙古城城墻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墻之一,1988年,平遙城墻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包括平遙城墻在內的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五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在即,組織工作是否受到影響?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相關工作一切正常,影展也不會延期。
縣級及以下文物保護單位受損嚴重
在省會太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天龍山石窟、蒙山開化寺遺址出現漏水、坍塌等險情。其中,晉祠多處古建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擋土墻坍塌;天龍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山體塌方損壞景區部分路面。
在運城,鹽池禁墻東禁門甕城大面積坍塌,城臺頂面嚴重塌陷,城墻出現多處裂縫;解州關帝廟崇圣寺門樓漏雨,春秋樓二樓大面積漏雨威脅到“夜讀春秋”塑像;新絳龍興寺因漏雨危及塑像安全。
此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汾丁村民居、呂梁千佛洞石窟萬佛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汾汾西縣真武祠鐘樓、侯馬臺駘廟西北城墻、夏縣河東特委革命活動舊址等均遭受不同程度損害。
而據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利用處處長白雪冰此前介紹,目前受損更為嚴重的文物,多集中在縣級及縣級以下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大量未登記在冊、未定級、散落在偏遠村落的傳統建筑。
聲音
針對災害天氣應對古建保護制定預案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文化大數據工程中心工程師劉琳琳撰文指出,此次山西古建受損有諸多遺憾。
首先是文保單位對此類災害缺乏應對預案。山西此次大雨為四十年一遇。文物常有,而風雨偶至。“相關部門既然能對氣象災害作出預報,何不對古建保護制定預案?”
另一個遺憾是過度開發。為了增加游客容量,最大限度地延長其停留時間,擴大商業規模,當今古建筑多被過度增肥。殊不知,古建筑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間形成的力學平衡可能被破壞,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劉琳琳還指出,缺乏保護思路也是掣肘。“山西豐富的古建筑資源,是圈起來研究性保護,還是做商業性開發,又或者像近鄰日本一樣,讓古建筑成為當代生活的一部分?下一個‘幾十年不遇’到來之前,山西文保部門能否整理思路,為寶貴且不可再生的古建筑找到可持續的生存方式,且拭目以待。”
呼吁無差別保護鄉村古建等各類文物
民間古建筑保護專家唐大華長期關注山西古建筑。
“此次鄉村古建筑的損壞,不能把責任完全歸為降雨,因為那些倒塌的鄉村古建筑此前損毀已經很嚴重,這次的降雨只是加速了倒塌。”唐大華介紹,“山西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大量鄉村古建的日常維護幾乎沒有。”唐大華表示,相關單位應推進對各類文物的無差別保護,文物保護的經費應該打破文物保護級別的限制。唐大華解釋,高級別文物與低級別文物之間很大區別在于,國家級文物在撥款修好以后就變成了一個文物點,跟外界有一定程度的隔絕,但鄉村古建筑是“活的”,很多鄉村古建筑比如廟會和戲臺,現在實際上還是可利用的,對于鄉村文化的傳承也有好處。
山西籍電影導演賈樟柯也關注到保護級別更低的鄉村古建筑。他表示,這次持續暴雨給偏遠地區文物保護工作帶來的考驗是巨大的,建議各方高度重視偏遠地區文物受災情況的排查和搶救工作,防止文物進一步損壞。(記者 張暢 胡閑鶴)
責任編輯:呂婭丹
(原標題:如何保護風雨中的山西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