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同意 加快提升大連的示范帶動作用 形成“一核引領、兩翼協同、多點支撐”的高質量發展總體布局
摘要:遼寧沿海經濟帶位于我國東北沿海地區,毗鄰渤海和黃海,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和葫蘆島 6 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 5.65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2920 公里,海域面積 6.8 萬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優良。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施文郁
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通知稱,《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國務院批復同意。“本規劃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21~2030 年。”
遼寧沿海經濟帶位于我國東北沿海地區,毗鄰渤海和黃海,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和葫蘆島 6 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 5.65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2920 公里,海域面積 6.8 萬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優良。《規劃》發展定位為“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引領東北開放合作的新高地。”“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海洋經濟發展合作區”。
《規劃》總體布局要求,根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以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加快提升大連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強“渤海翼”和“黃海翼”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開發區等重點開發開放平臺作用,形成“一核引領、兩翼協同、多點支撐”的高質量發展總體布局。
其中,“一核引領”為充分發揮大連區位優勢獨特、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資源富集、開放層次較高等綜合優勢,強化輻射帶動,打造高質量發展主引擎。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建設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國內領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升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發展水平,集聚航運貿易要素,建成高水平開放合作樞紐。而“兩翼協同”要求,統籌推動“渤海翼”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和“黃海翼”丹東兩翼協同創新、協同改革、協同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支持“渤海翼”錦州、營口、盤錦三市建設遼河三角洲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推動“黃海翼”大連莊河、丹東東港協同發展。進一步推進“一核”與“兩翼”優勢產業統籌培育、資源要素統籌配置、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公共服務統籌布局,促進形成布局合理、銜接高效的發展格局。“多點支撐”要求,依托重點開發開放平臺,推動錯位發展、協同互補,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大連金普新區,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和營口片區,大連大窯灣、大連灣里和營口綜合保稅區,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大連、營口和盤錦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打造若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區域經濟增長點。加快推進大連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及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葫蘆島經濟開發區等園區建設,促進開發區整合優化,創新體制、激發活力,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
《規劃》中“沿海 6 市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要求大連重點發展綠色石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制造業;培育壯大醫藥健康、潔凈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金融、商貿物流、文旅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規劃》要求深化東北亞經貿合作,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機遇,深化與日、韓等國在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海洋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積極承接日、韓等國產業轉移。加快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推動大連國際生命科學走廊建設,探索在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框架下開展地方合作。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在裝備制造、能源電力、農林牧漁、跨境物流、礦產開發等領域合作,加強與蒙古國在基礎設施、紡織服裝、農業等領域合作。
《規劃》要求構建對外開放平臺,高質量建設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和營口片區,加快制度集成創新,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領域改革、貿易轉型升級、金融領域開放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支持確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地區新設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中英(大連)先進制造產業園,以大連金普新區及具備條件的開發區等為重點,積極打造中日、中韓開放合作重要平臺。支持大連研究舉辦海洋經濟與產業合作類博覽會,發揮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展會平臺、論壇作用,促進投資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