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藍皮書:減稅降費政策助力2020年廣州經濟復蘇
摘要: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已出臺“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信用助企9條”、“促進就業2.0版”等政策,很好地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對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為“六穩”“六保”保駕護航。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張玉君、記者皮澤紅報道 10月26日,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發布《廣州藍皮書:2021年中國廣州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由廣州市稅務學會課題組撰寫的“2020年廣州稅收經濟大數據分析報告”被收錄其中。該分析報告利用增值稅發票、稅收收入、減免稅、社保等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實證研究“新冠”疫情以來廣州2020年稅收經濟基本面和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研究表明,2020年廣州稅收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中逐步企穩回升,其中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在企業復產達銷、經濟逐步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支持“六穩”“六保”工作順利進行。
新增減免金額升幅明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已出臺“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信用助企9條”、“促進就業2.0版”等政策,很好地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對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為“六穩”“六保”保駕護航。
2020年廣州市累計新增減免稅2413.86億元,同比增長30.44%。其中,“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專項政策新增減免稅221.94億元,增幅達到61.23%。受疫情影響,在經歷2-4月減免稅戶數同比負增長后,從5月份起,減免稅戶數回到正增長,而減免金額一直處于正增長(2019年12月份減免金額為負數,實際同比在增長),由此可見,廣州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過程中做了大量的、扎實的工作,確保減稅紅利實實在在惠及全市納稅人。
改善民生減免戶數增幅最大,保民生精準到位
受減稅降費優惠政策的惠澤,2020年廣州市享受“改善民生”類減免政策戶數增幅最大,戶數達到161,269戶,增幅高達到1837.86%,可以看出減稅降費政策在疫情期間對于社會民生的保障與支持;同時,支持金融資本市場戶數增幅高達161.16%,體現出地方黨政落實“穩金融”工作要求的良好成效,抓好了“六穩”的重點任務;另外,支持文化教育體育減免戶數增幅也高達104.23%,可以看出國家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文化教育體育項目的支持,有力保障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進一步細化分析“改善民生”類減免稅政策,可以看出戶數增幅最大的是“救災及重建”政策,戶數達到127,589戶,同比增幅高達166倍,其戶數在“改善民生”類中占比也達79.12%,而“再就業扶持”政策享受戶數同比增幅也高達110倍,說明“改善民生”類減免稅政策在疫情期間發揮了“保民生”、“穩就業”的重大作用,切切實實幫助人民群眾共度時艱。
小微企業減免受益面最廣,普惠幫扶充分體現
2020年,廣州享受各種減免稅政策的戶數達到125.83萬戶,其中,享受“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減免稅政策的戶數最多,達到121.96萬戶,同比增幅22.51%,占全部減免稅戶數的96.92%,可以看出我市對小微企業生存的關注和發展的重點扶持。“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減免稅政策不僅覆蓋面廣,該政策下減免稅總額同比增幅61.23%,全年累計減免金額達到221.94億元,說明政府幫扶小微企業的決心和力度之大,小微企業也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實體民生領域減免比重最大,引導經濟脫虛向實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也是減稅降費的重中之重。2020年,與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緊密相關的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分別新增減免稅358.11億元和209.12億元,金額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0.00%和54.54%,兩項合計占到減免稅總額的23.50%;此外,跟民生及就業密切相關的住宿和餐飲業減免稅戶數達到60,814戶,戶數同比增幅7.98%,減免稅金額達到13.61億元,金額同比增幅達到50.84%??梢钥闯?,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減稅降費給予實體經濟的充分支持,有效緩解疫情對于其所帶來的沖擊,為穩定市場、穩定社會提供有力支持。
各區減免稅增長情況良好,黃埔增城尤為突出
2020年,廣州各區域減免稅戶數均獲得增長,其中戶數同比增幅超過15%的有3個區:南沙區27.27%、黃埔區21.07%、增城區15.70%。在減免稅金額方面,除白云區出現負增長外,其他各區均為正增長,增幅超過50%的有3個區:海珠區100.07%、增城區80.18%、黃埔區76.45%。綜合全市各區減免稅戶數和金額的情況,黃埔區、增城區的表現比較突出,無論戶數還是金額的增長,均排在全市各區前列。
全社會社保費參保人數穩中有升,支柱行業顯露隱憂
社保費減免政策是疫情期間出臺的重大優惠政策,基本覆蓋全市絕大部分經濟實體和勞動者,是反映就業市場情況的有效指標。得益于社保費減免政策,廣州2020年月均社保費參保人數達到698.7萬人,與2019年同期月均參保人數相比,穩中有升,升幅約為4%,可以看出即使受疫情影響,廣州的就業規模還是在逐步擴大??梢灶A計,通過社保費減免政策的持續實施,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市就業人口將很快擺脫疫情影響而穩步增長。
分行業看,廣州全年社保費參保人數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與廣州以制造業和商貿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相匹配,三大行業就業人數合計341 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48.9%。受疫情沖擊,三大行業就業情況表現欠奉,制造業同比下降1.3%,租賃商務服務業微增1.7%,批發零售業增長6.2%,可見疫情對三大支柱行業的就業帶來不小影響,需要重點關注。另外,由于疫情加速線上經濟發展,教育行業全年社保費參保人數同比增長2.5%,有力帶動相關行業就業增長。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