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蘆溪縣上埠鎮:基層黨建“三化”建設 提質增效帶來新氣象
摘要:隊伍強起來了。通過村支“兩委”換屆選舉、村級“千分”考核、“三化”建設提質增效等工作開展,19個村(社區)均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新一屆村(居)“兩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齡結構、女性比例、職數配備上得到了較大優化,達到了“兩升一降”要求。班子抓黨建、帶隊伍的思路更清晰了,干事創業的氛圍更濃,為民服務的意識更強了。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楊玉秋 記者華斌報道 今年以來,蘆溪縣上埠鎮深入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提質增效,著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穩定、引領鄉村振興的戰斗堡壘,實現從強基礎向強功能轉變,全鎮各方面都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
隊伍強起來了。通過村支“兩委”換屆選舉、村級“千分”考核、“三化”建設提質增效等工作開展,19個村(社區)均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新一屆村(居)“兩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齡結構、女性比例、職數配備上得到了較大優化,達到了“兩升一降”要求。班子抓黨建、帶隊伍的思路更清晰了,干事創業的氛圍更濃,為民服務的意識更強了。
服務實起來了。“社區里建了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干部都集中到一樓服務大廳辦公,方便了老百姓辦事。旁邊還有農家書屋、文化大舞臺,在這里,年老的村民還可以吃上優惠的午飯和晚飯,小孩放學后可以到農家書屋看書,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東方紅居委會居民甘金蓮在黨群服務中心辦完業務后連連稱贊,這是上埠鎮推行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的一個縮影。隨著“三化”建設提質增效的深入開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各村(居)扎實推進服務群眾標準化,干部的服務理念越來越強。比如,為解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蚊蠅侵擾問題,安裝滅蠅燈、紗窗、門簾等,為解決老人如廁起身難問題,在衛生間安裝扶手、購置馬桶椅等,得到了群眾高度認可。
融入多起來了。“我認為紅色名村建設還需要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我們應該依托袁水源的發展,搞一些紅色研學之旅、果蔬采摘的鄉村旅游項目,要帶動我們周圍的群眾賺錢。”山口巖村紅色名村建設座談會上,全體黨員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出謀劃策。通過黨員隊伍建設、組織活動、運行機制等方面的規范化建設,農村黨員到村支部“坐一坐”的次數越來越多,支部的凝聚力、組織力不經意間增強了。疫情防控期間,農村黨員踴躍請戰,積極捐款捐物,輪流值班值守,帶頭接種疫苗。鄉村振興戰場上,黨員致富帶頭人主動作為,返鄉創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制度用起來了。“推行陽光村務后,村里大事小事都商量著來,村民也有了話語權。”上埠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邱建軍說。隨著“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四議兩公開”等制度的嚴格貫徹落實,黨員隊伍作風越來越硬,戰斗力也越來越強,黨員參與村級事務和中心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了,鄉村振興、秀美鄉村、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推進更有力了。
滿意多起來了。“在蓮花基地采摘蓮子,每天至少能賺100元,真是沒想到在家門口一個月也能賺上2000多元。”山口巖村民許雪萍笑著說道,這一切都得益于“合作社+村級+農戶”經濟發展模式。今年以來,上埠鎮14個村均提前謀劃了村級產業,山口巖村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帶動周圍上百余群眾就業;中埠村發展富鋅富硒紫色玉米和水稻種植,幫助村民每年增收5000余元;茅布嶺村帶領50余戶群眾種植茶樹500畝,發展林下經濟……群眾腰包鼓起來了,群眾的獲得感更強了,笑容也更多了。
關系好起來了。“多虧了村干部上門幫我們在APP上做年檢,不然我每個月的農保都沒得發了”下源村的李興蓮感恩的謝道。每年6-8月是農保年檢的高峰期,全鎮各村(居)干部和志愿者們為村內空巢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年審服務,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農保年檢,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鎮黨員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立足本職崗位為人民服務,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同時也營造了干部、黨員、群眾融洽的工作氛圍,信任也越來越強了。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