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馮奎:低碳發展是中歐城鎮化合作的主線

2021-11-08 10:53 中國發展網
低碳發展

摘要:馮奎認為,城鎮化與碳排放二者的關系比較復雜,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組合關系。從中國的發展來看,中國各地正采取措施,力求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減縮效應。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洽棠

由中歐專家共同參加的 第三屆首都發展高端論壇國際會議11月6-7日在京成功舉辦。這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德國史學會、中國歐洲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在論壇主題演講中建議以碳中和為主線和重點推進中歐城鎮化合作發展。

圖片1

過去的10年中,中國的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城鎮化率達到63.89%。馮奎指出,由于四個條件相繼具備,中國進入了以超特大城市引領的都市圈和城市群時代。這四個條件分別是大城市快速發展;區域交通條件極大改善;許多中小城市融入到城市網絡體系;區域協同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預計到2035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75%;超特大城市數量繼續增加,比“七普”的數量還會有所增加。中國將會有20個左右的重要的城市群,另外將有50-70個都市圈。未來,將形成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各類新城區相互聯系的發展空間。同時,城鄉融合水平得到提升,傳統上城鄉二元化的人口管理結構將徹底消除。

馮奎認為,城鎮化與碳排放二者的關系比較復雜,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組合關系。從中國的發展來看,中國各地正采取措施,力求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減縮效應。

這些減縮效應來自于如下一些政策與行動:更集約緊湊的規劃,例如中國提出北京、上海等城市城市建設用地要減量化。更多新技術擴散,特別是在城市群、都市圈范圍內推廣更多先進的減排技術。更好的交通組織,這包括軌道等公共交通部分取代私家用車,也包括規劃和使用更多數量的電動新能源汽車。更加綠色的生活方式,比如推廣垃圾回收利用,等等。

馮奎認為,中國城鎮化的發展,仍然會對二氧化碳排入產生實質性的擴張作用。中國的人均GDP剛過1萬美元,在世界上僅排名68名,工業化、城市化都沒有完成。在當前發展情境下,城鎮化意味著更多的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將會增加。人均收入水平在此過程中顯著增長,人均消費會增加。城鄉間、城市間流動人口規模巨大,流動頻繁。一系列因素會導致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

馮奎建議稱,歐盟 27 國作為整體早在 1990 年就實現了碳排放達峰,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領跑全球,擁有世界上參與國最多、規模最大、最成熟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國與歐盟委員會曾于2012年5月簽署有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共同宣言。未來十年應緊抓城鎮化與碳中和領域的合作。

在他看來,中歐在城鎮化領域推進碳中和合作,共同愿景是實現更加綠色與高質量的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同時實現技術與市場充分結合,達到經濟社會共同繁榮的目標。合作主體既包括中央政府及其部門層面,更重要的是在地方層面,包括區域、城市、新城、鄉村等,企業家的參與尤其必不可少。

合作的內容十分豐富,至少包括:低碳城鎮化發展規劃、低碳產業轉型、低碳的能源供應與需求管理、低碳的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低碳的城市綠色建筑、低碳的城市治理等。合作平臺建設包括且不限于:低碳規劃專家咨詢組建設、碳排放交易體系項目、應用示范城市項目、培訓中心建設等等。合作機制包括多層次的協調機構,如政府部門的政策引導、市場化機制、社會團體的協同及援助等等。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