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綠色,未來城鄉建設有了“主色調”

2021-11-16 10:15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城鄉建設 綠色

摘要:住建部副部長張小宏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意見》在“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發展”中,提出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等3項主要任務;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季曉莉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不久前印發的《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今后一個階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該《意見》將綠色發展貫穿城鄉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積極探索適合綠色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以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

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北京老樓加裝電梯改造。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苗露/攝

京老樓加裝電梯改造。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苗露/攝

完善市場導向的城鄉建設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住建部副部長張小宏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意見》在“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發展”中,提出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等3項主要任務;“轉變城鄉建設發展方式”中,《意見》從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提高城鄉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加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等5個方面提出了轉型發展的要求;“創新工作方法”中,《意見》提出要統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建立城市體檢評估制度、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城市智慧化建設、開展美好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等5項方法,將為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城鄉建設領域確實是碳排放的大戶,而且隨著城鎮化過程的推進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碳排放占比預計還將呈上升的趨勢。”張小宏表示。

針對當前城鄉建設當中存在的“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突出問題,《意見》提出了系統解決思路,包括建立健全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的協調機制,推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和更新改造專項行動以及體系化建設,提高城鄉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實施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推廣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產業化建造方式,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等等。

“過去城鄉建設工作重速度、輕質量,重規模、輕效益,重眼前、輕長遠,沒有形成一套與綠色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建設和監管體制機制。”張小宏表示,《意見》提出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城鄉建設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健全社會公眾滿意度評價和第三方考評機制等措施,為全面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堅強保障。

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l展

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司長田國民表示,《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要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建檔制度,推進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和更新改造專項行動以及體系化建設,建設公交優先、綠色出行的城市街區,加強交通噪音管控,加強城市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等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持續推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統籌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及集中供熱替代等重點任務。

“下一步,住建部將統籌推動城鄉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和綠色轉型發展。”據田國民介紹,我國綠色建筑工作起步于本世紀初,相對于發達國家晚30年左右,但發展速度非???。住建部陸續發布了《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一系列的工程建設標準20余項,對各類民用建筑綠色評價,以及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改造等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還印發了《綠色建筑評價管理辦法》和《綠色建筑標識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目標清晰、政策配套、標準較為完善的推進體系。

截至2020年底,全國綠色建筑面積累計達到了66.45億平方米。但是綠色建筑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技術要求落實還不夠充分、地域發展還不夠平衡、市場推動機制還不夠完善等問題?!兑庖姟诽岢觯獙嵤┙ㄖI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規范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行、管理,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加強財政、金融、規劃、建設等政策支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l展,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發展零碳建筑,實施綠色建筑統一標識制度,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等數據的共享機制,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等。

為此,住建部將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筑占比;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在適宜氣候區推廣超低能耗建筑;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提升建筑節能低碳水平;加強建筑運行的管理,降低建筑運行的能耗。

住建部最近推動湖南省、廣東省深圳市、江蘇省常州市三個地區開展了綠色建造的試點,并印發了《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十三五”期間,累計建成裝配式建筑面積達16億平方米,年均增長率為54%。

《意見》要求開展綠色建造示范工程創建行動,推廣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產業化建造方式,利用新技術實現精細化設計和施工,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完善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制度,加強建筑材料循環利用,推動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改革建筑勞動用工制度,加快推進工程造價改革。

下一步,住建部將推行“少規格、多組合”的正向設計方法,擴大標準化構建生產使用規模,推動裝配式建筑市場化、規?;l展;加快打通鋼結構住宅設計、生產、施工等產業鏈;指導地方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積極應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

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的綠色發展

住建部總經濟師楊保軍表示,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的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加強歷史文化保護,是提升城市綠色發展水平,保障城鎮化高質量推進的重要舉措。

他介紹,一是住建部此前推動綠色低碳城市、社區和縣城建設,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指導青島市落實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方案,指導哈爾濱、南京等12個城市做好綠色城市示范工作,與5個部門聯合印發了《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方案》,與1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意見》;二是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確定了58個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三是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制定和修訂了相關標準,加大財政支持,截至2020年底,全國城市共建成各類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的項目約4萬個;四是研究構建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加強歷史文化名勝、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遺存信息的數字化采集工作。

《意見》針對區域和城市群發展宜居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舉措。例如:對于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要求建立健全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城市比較優勢,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統籌區域、城市群和都市圈內大中小城市住房建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推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對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要求建立分層次、分區域協調管控機制,合理確定開發建設密度和強度,推動多中心、組團式發展,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節水,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推動綠色城市、森林城市、“無廢城市”建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下一步,住建部將編制發布《“十四五”城鄉人居環境建設規劃》,促進自然生態、人工建設和社會人文環境的相互支撐,推動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城市;進一步增強城市綠化碳匯能力,持續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推動歷史建筑綠色化的更新改造、合理利用。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