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嶧城區:“三聚三優”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
摘要:聚焦項目審批堵點,優化工程項目全流程審批。調整全區工改專項領導小組,制定完善工作規則,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和任務。優化“拿地即開工”改革流程,在區市民中心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繪制政府投資房屋建筑等六類建設項目審批主題式流程圖,主流程審批時限壓減10%。
中國發展網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聚焦企業發展需要、項目審批堵點、群眾辦事難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流程再造,提升服務質效,在“易開辦”、“易開工”、“易辦成”三個方面加強改革攻堅,持續打造“嶧辦成”政務服務品牌新優勢,為涵養良好營商環境蓄勢賦能。
聚焦企業發展需要,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大力實施“雙全雙百”工程,聚焦企業開辦、企業準營、投資建設等企業全生命周期中的9件事,以“流程最優、環節最簡、材料最少、時限最短”為目標,梳理完成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務指南和工作規則,開設企業全生命周期綜合受理窗口,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在全市率先推出“市政公用水電氣暖信聯合報裝一件事”、“我要開藥店套餐一件事”主題式服務。推廣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申辦,新設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率達到95%。擴大“一業一證”改革覆蓋范圍,34個“一業一證”改革新增行業實現“拿證即開業”。實行關聯事項“一鏈辦理”,面向企業推出50項主題式“一鏈辦理”服務事項。
聚焦項目審批堵點,優化工程項目全流程審批。調整全區工改專項領導小組,制定完善工作規則,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和任務。優化“拿地即開工”改革流程,在區市民中心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繪制政府投資房屋建筑等六類建設項目審批主題式流程圖,主流程審批時限壓減10%。推進工改審批事項線上審批,實行工程建設項目分類管理,推進社會投資小型工業、簡易低風險類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整合,編制簡易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實施細則,確保簡化審批流程7個工作日內完成。今年以來,全區立項新建項目124個、技術改造項目44個,其中,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2個。
聚焦群眾辦事難題,優化“1+7+N”政務服務體系。推行“政郵合作”“政銀合作”,迭代升級“1+7+N”政務服務體系,形成了以1個區級市民中心為圓心、7個鎮(街)為服務半徑,8個管(片)區服務中心、331個村級便民服務站為補充的網格化服務體系,打造了“15分鐘政務服務圈”,讓群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區。結合學黨史辦實事,開展“三級聯動”幫代辦服務,開展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2000余次,提高了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擴大“跨域通辦”朋友圈,“跨域通辦”范圍擴大到2省15市24縣區,先后辦理“跨域通辦”營業執照50余件。堅持簡政放權、精準賦權并進,今年首批調整行政權力事項10項,面向陰平鎮、榴園鎮等下放區級行政許可事項7項,組織業務培訓和到崗指導3次,確保下放事項接得住、辦得好。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張翔)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