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成在皖企業對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效果表示滿意
摘要:通過各項惠企減負政策實施,企業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截至9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73元,同比減少0.57元;通過開展全省轉供電環節收費專項整治百日行動,調整銷售電價和擴大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4.6億元;交通運輸領域多點發力,共減免企業物流費用24.2億元。
中國發展網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發現的48項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安徽共有3項典型經驗被納入表揚名單,蕪湖市實施“1%工作法”全力推動企業降本增效位列其中。
何為“1%工作法”?記者了解到,蕪湖重點圍繞技術、能源、用工、物流、稅費、融資等利潤影響主要因素,設立9個工作組,面向全市300戶重點工業企業建立利潤監測分析平臺,深入分析影響企業利潤的制約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最終努力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
通過各項惠企減負政策實施,企業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截至9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73元,同比減少0.57元;通過開展全省轉供電環節收費專項整治百日行動,調整銷售電價和擴大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4.6億元;交通運輸領域多點發力,共減免企業物流費用24.2億元。
2021年,安徽省減負辦組織企業參加了全國企業負擔網上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皖企業對安徽營商環境認可度較高,近9成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效果表示非常滿意和滿意。
為多元服務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安徽基于“皖事通辦”平臺,建設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創響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品牌,推動實現“皖事通辦”向“皖(萬)事如意”轉變。對企業而言,開辦實現了“一網通辦、全程網辦、一日辦結”,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目錄由60類壓減至10類,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從194項壓減到137項。(李松)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