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高培勇:保市場主體是關鍵

2021-12-20 17:23 中國發展網
保市場主體

摘要:他總結,就過去一年經濟工作經驗而言,圍繞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持續發力,是一條已經被實踐證明的正確路徑選擇。面對明年的經濟形勢,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任務、新挑戰,這條必由之路,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8日,由《財經》智庫、財經網、《財經》雜志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探尋民生福祉的實現路徑”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在會上表示,保居民就業、?;久裆⒈J袌鲋黧w、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中,前“三保”最重要,其中保市場主體無疑是關鍵所在。

2020年以來,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布局均圍繞著“六穩六保”展開。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繼續圍繞“六穩六保”展開。高培勇認為,“六穩”和“六保”都是建立在保住穩住市場主體基礎之上,以保住穩住市場主體為優先選項。只有保住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保住基本民生,保住國民經濟基本盤。以此為基礎,進而保住糧食能源安全,保住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住基層運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高培勇分析,這個全新的提法值得特別關注,所謂“新”主要體現在:一、過去無論經濟工作會議,還是其他宏觀政策部署,聚焦點往往在宏觀層面,鮮少涉及或深入微觀基礎層面。二、市場主體概念近年才提出,此次將市場主體放置于經濟發展全局位置加以討論。三、從市場主體活力的提法與判斷,可以看出這已被視作決定經濟工作好壞的重心。

高培勇稱,改革40多年歷史表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歷程同市場主體力量發展壯大直接相關,兩者是彼此依存互為條件的統一體。“市場主體是穩就業、擴就業的頂梁柱,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就業的大容納器,提供超過85%的城鎮就業崗位,支撐4.4億城鎮就業及近2.9億農名工就業。市場主體是承載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

具體來看,國家稅收90%以上由市場主體繳納,市場主體成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基本來源。市場主體還是促進科技創新、實現動能轉換、推動結構優化的主要實踐者和發生地。不僅如此,市場主體關乎區域發展活力和后勁,不同區域間的發展差距,實際是市場主體發展差距。高培勇直言,“只要抓住市場主體這一重要力量,也就抓住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

在新冠疫情沖擊面前,保住、穩住市場主體是保證經濟正常運轉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的基本前提。高培勇指出,歷史和現實經驗一再表明,在各種風險挑戰面前,特別是在極端情況下,保證經濟正常運行,社會大局整體穩定的基本前提是保住、穩住市場主體。防范和化解風險,要從防范和化解市場主體的風險做起。離開了市場主體的發展和安全基礎,其他方面的發展和安全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均出現較大變化,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機遇更具戰略性和可塑性,面臨的挑戰更具復雜性和全局性。高培勇稱,新發展階段安全的意義凸顯,不僅要立足于發展,更要立足于安全,在更高層面更廣泛地統籌發展和安全。這意味著要從最基礎的環節抓起,而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基礎,就是市場主體。

展望2022年,高培勇說,要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進一步做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工作。無論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還是聚焦提升效能,注重精準可持續而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或是聚焦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都要繼續以市場主體為中心,把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的著力點繼續扎根于市場主體,從根上澆水施肥,圍繞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持續發力。

他總結,就過去一年經濟工作經驗而言,圍繞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持續發力,是一條已經被實踐證明的正確路徑選擇。面對明年的經濟形勢,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任務、新挑戰,這條必由之路,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