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生活網:國產高端水果仍需補強對商品標準的管控
摘要:“國內受歡迎的水果普遍品牌化程度還不夠,即使當下比較成熟的國產水果品牌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也還存在不小差距?!痹裏捴赋?。這種差距存在于產業化程度、生物技術乃至發展理念等方方面面。
中國發展網訊 作為業內資深的水果買手,本來生活網商品中心副總經理曾育煉相信,國產優質水果將迎來爆發期,這是需求、供給多方面因素交織下的必然發展結果。她認為,國內優質原產地水果發展趨勢向好,但不會“躺贏”,因為在品牌化方面整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
如何推動這類優秀國產商品打造強品牌,形成比肩國際知名品牌的市場競爭力?長期研究農產品品牌化的本來生活網總裁助理孫紅表示,從國內優質原產地水果發展到國產高端水果商品,中間有一個精細的商品化過程,其核心就是各環節的品質管控。
“品控能力是品牌運營的基礎,在生鮮品牌中尤其關鍵。以水果來說,品控保障了優良品質,能讓產品在良莠不齊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孫紅指出,“目前,即使走在前列的國產水果品牌發展也面臨局限,品控亟待進一步升級,在‘相對’的標準基礎上形成固化的、標桿性的標準。”
亟待補強的商品標準管控,正是當下決定國產水果品牌競爭、發展的關鍵手。
國產優質水果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近兩年,進口水果供應鏈受全球疫情影響愈加顯著,國產優質水果迎來補位高端市場缺口的黃金機遇。本來生活網水果品類銷售情況顯示,近兩年來進口水果份額下降15%左右,國產水果份額上漲更超30%。
其中,國產品牌水果上漲更加突出。本來生活網2022年貨季期間水果銷量增長超200%,其中果千尋100冰糖心、丹東紅顏草莓、果千尋慶元甜桔柚等具有明顯品牌辨識度的國產優質水果銷售尤為火爆。
消費需求持續升級、進口水果遇阻帶來市場空白、國內優質原產地的產業提升等為國產高端水果品牌快速發展創造了天時、地利,剩下的“人和”是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國內受歡迎的水果普遍品牌化程度還不夠,即使當下比較成熟的國產水果品牌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也還存在不小差距。”曾育煉指出。這種差距存在于產業化程度、生物技術乃至發展理念等方方面面。
作為農業專家,孫紅也認為理念差異相較于客觀條件的差距更需要改變。“一些國內水果品牌在種植生產技術條件方面已經有較大改善,使其具備一定的品牌溢價基礎。但我們也看到一些問題,比如行業中的商品品質分級標準依然是根據當年果品整體相對情況制定,這是發展階段的問題,同時也是理念問題。”他指出。
對于消費者來說,國產品牌水果的質量是值得信賴的,但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今年購買的果子由于在生長過程中遭遇了極端天氣,雖然以同樣價位購買了同樣品級,但外觀、口感相較于去年會有所下降。品質的不穩定必然對品牌的積累是一種傷害。
“果千尋”一個品牌,一種執著
今年本來生活網年貨季消費數據顯示,國產柑橘已經成功超越其他水果成為春節期間家庭餐桌的必備果品。在這當中, 本來生活網打造品牌“果千尋”系列柑橘對銷量貢獻巨大,憑借卓越品質、驚艷口感,實現回購率達6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爆品。
對于果千尋而言,“安全、好吃、好看、有風味”不只是口號和目標,而是落在實實在在的一項項指標里。“安全”是果千尋的第一原則,每一種果品都要完成SGS 535項農殘重金屬檢測,監測標準的嚴苛在行業內首屈一指。“好吃”是果千尋的剛性指標,每一種果品都有對應的理化標準,只有嚴格滿足標準的果子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好看”也是果千尋水果的基本條件,每顆水果都要個頭飽滿、大小均勻,經由本來生活網定制包裝,顏值能打;“有風味”則是要確保果千尋的果子都是“樹上熟”,嚴格在最佳賞味期采摘。
“本來生活網‘果千尋’基地出品的果子都是優中選優。我們與拜耳作物科學、先正達中國等種植端上游企業合作,實現更加綠色、安全、科技的種植環境與生長條件。除了加強源頭管理,我們還制定了《果千尋質量標準規范》,覆蓋‘果千尋’每一種果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流程。”本來生活網品控中心總經理胡小龍介紹。
全流程品控需要部署多少個環節,中間又有多少細節需要兼顧?胡小龍直言,食品品控細節再多也不敢馬虎,有效的機制才能保障品控體系發揮實際作用。在本來生活網,這個機制是將全流程品控分為四大模塊,源頭管理只是其中一項,此外還有驗收檢測、加工巡檢、配送質量各個模塊,通過精細化梳理各模塊中的每個品控環節,將各個環節的品控責任落實到人,以高強度、高標準執行。
“比如驗收監測這一模塊中,本來生活網在全國各地大倉均獨立設置專業的食品安全檢測檢測室和品控團隊,在商品入庫前會再次開箱進行檢驗。只有經過產品感官質量、口感、糖酸度等諸多項目檢驗合格后方能入庫。入庫后,商品還需要進一步接受品控實驗室農殘檢測。所有步驟完成,才算正式成為本來生活網的待售商品,做好了走上消費者餐桌的充足準備。”胡小龍介紹。
“‘果千尋’的品牌寓意就是好果千尋。通過一以貫之的高標準質量追溯系統及全流程品控體系,本來生活網立志打造真正能夠代表國產好水果的品質標桿,讓更多安全、健康、美味的產品從原產地走向市場、走到消費者手中。”曾育煉表示。
責任編輯:張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