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實保供穩價 護牢民生信心
摘要:“穩”是如何實現的?波浪不起無源之水,荊棘不附無本之木。價格的變化,最終離不開生產。糧價離不開泥土,能源、礦產離不開產業。
劉政
物價是經濟民生的風向標,穩住了物價,就能穩住經濟的底氣、民生的信心。2022年一季度,我國物價迎來了“開門穩”。
哪里可以看到“穩”?從供給看,糧食生產連續豐收、庫存充裕;生豬產能總體恢復,豬肉供給總體充足,價格還在下降;畜牧業生產平穩增長;煤炭電力等行業生產擴大。從需求看,消費和投資需求仍處在恢復之中,對價格拉動作用有限。
“穩”是如何實現的?波浪不起無源之水,荊棘不附無本之木。價格的變化,最終離不開生產。糧價離不開泥土,能源、礦產離不開產業。
“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再次指明種子之于中國飯碗、之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意義。
良種繁育、化肥價格等多重要素決定著糧食價格。2021年下半年特別是自四季度春耕備肥啟動以來,一系列化肥保供穩價工作快速落地見效,支持春季農業生產、夯實夏糧豐收基礎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從當前來看,我國氮肥、磷肥供應總體有保障,鉀肥需要部分進口以滿足農業需求。
針對鉀肥保供穩價的一攬子措施也正在路上,包括重點鉀肥生產企業增產增供、部署投放100萬噸國家鉀肥儲備、積極組織擴大鉀肥進口、暢通鉀肥國內運輸、推動降低鐵路運輸成本等。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人社部等相關部門印發《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涉及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做好鐵礦石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等兩項內容。
但對于粗鋼產量,國家發展改革委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開展全國壓減工作,以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穩”如何可持續?對物價的判斷不僅在于止漲,也在于防降。符合供需兩端需求的合理、穩定水平,才是物價的“舒適區”。一季度,因生豬產能充裕、需求偏弱,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國新辦2022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數據顯示,一季度,豬肉價格下降41.8%。
雖然仍處于生豬產能調控的“綠色區間”,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會同有關部門連續發布預警信息,多次開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各地也積極開展收儲工作。今年以來,中央已累計掛牌四批次收儲近16萬噸。如果后期生豬價格繼續低位運行,國家將持續收儲并指導地方開展收儲,穩定生豬市場價格,推動回歸合理價格區間。
外部環境仍然復雜,更應腳踏實地做好自己。保供穩價的步伐步步落實,百姓的菜籃子才盛得滿當,錢袋子才用得放心,小日子才過得踏實。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