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民營企業正在成為投資歐盟的重要力量
摘要:民營企業正在成為投資歐盟的重要力量。調研顯示,在已投資歐盟的受訪企業中,民營及民營控股企業占比達67%。企業對中歐投資協定的正式簽署抱有較大期待,認為協定生效將為雙邊投資和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中國貿促會發布《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實施展望研究報告》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4月29日,中國貿促會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于毅發布《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實施展望研究報告》。《報告》有幾個發現值得關注。一是民營企業正在成為投資歐盟的重要力量。調研顯示,在已投資歐盟的受訪企業中,民營及民營控股企業占比達67%。二是企業對中歐投資協定的正式簽署抱有較大期待,認為協定生效將為雙邊投資和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調研顯示,74%的受訪中國企業和67%的歐盟企業認為CAI簽署生效將利好本國制造業發展,近半數中國企業和歐盟企業認為協定簽署生效將有利于本國服務業發展。三是中歐投資協定凍結對中國企業投資歐盟的影響或將大于歐盟企業的對華投資。受訪中國企業中,33%表示協定凍結將會影響其對歐盟的投資計劃,另有37%表示不確定,僅不到1/3的受訪企業明確表示不受影響,而在參與調研的在華歐盟企業中,半數表示不會影響其投資中國計劃。四是中國企業在歐投資仍面臨一些困難,針對專業化服務的訴求較高。調研顯示,落地經營和市場準入受限是中國企業投資歐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歐盟加快調整外資安全審查領域政策的背景下,企業對合規經營的管理引導、信息服務、平臺服務和風險預警服務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需求強烈。
為深入了解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簡稱CAI)對中歐雙向投資和產業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企業對協定未來走勢的判斷和預期,2021年,中國貿促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并形成《報告》。
《報告》共分為回顧 CAI、走近 CAI、聚焦 CAI 和展望 CAI 等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中歐經貿合作和協定談判背景、協定發展歷程及談判完成的重要意義;第二部分重點解讀協定的核心內容,理清亮點,分析價值;第三部分聚焦分析受訪企業的對歐投資現狀及預期、政策訴求和服務需求、對協定的實施預期;第四部分結合調研信息,就中國企業赴歐投資、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提出建議。
《報告》建議,新形勢下,中國政府應以制度型開放和營商環境優化為主線,以綠色和數字經濟領域為突破口,以健全的多雙邊投資機制為保障,加速促進中歐雙向投資合作。中國企業則應密切關注CAI進展,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日常運營中的環保和勞動合規管理、培養多樣化包容性企業文化、做好投資前期準備并提升投資透明度等舉措,持續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此外,中國國有企業還需妥善處理與競爭中立相關的問題,慎重評估整體風險。
下一步,中國貿促會將持續關注協定走向,分階段、分專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同時,結合企業訴求,加強信息服務,搭建活動平臺,強化代言工商角色,助力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