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高德友:金融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引領性高端產業集群

2022-05-23 17:21 中國發展網
成渝地區 金融賦能 基礎設施建設

摘要:成渝地區雙城集聚效應明顯、梯級層次突出、高校多、人口多、基礎設施較好、創新意識較強,具有創新改革的魄力,為成渝地區趕超跨越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成渝較好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基礎設施和較低的生活成本是吸納人才的優越因素。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5月21日,貨幣金融圓桌會議·宜賓峰會暨“金融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在線上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承辦。四川大學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部副部長、宜賓四川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及教授高德友與會建議,金融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投資的專業性、主動性、精準性、把控性,打造引領性的高端產業集群。

高德友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比較明顯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碰到問題,有以下四點,一是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相比中東部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異,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偏弱,城鄉發展差距仍然較大,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相較于國內四大城市群,成渝地區產業層次差距很大,高新產業發展不足,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夠強。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中頂尖高校較少,高校優勢科研領域與地區產業優勢結合不緊密。三是成渝兩地的優勢產業相似度太高,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不足,相對優勢的產業缺乏優勢品牌,成都、重慶主城區和區域內二三級城市的產業都集中在幾個領域,造成城市之間、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等現象。四是本土知名大風投公司缺乏。

高德友提出政策建議:一是金融賦能高端產業,提升投資的專業性、主動性、精準性、把控性,打造引領性的高端產業集群。如果要承接中東部地區或者海外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應由經濟圈內其它二三級城市承接,成都和重慶主城區必須發展面向未來的高端產業,以與圈內次級縣區市錯位發展。二是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加強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新模式、新機制。三是積極引領金融和創投機構支持地方政府前瞻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的大設施大平臺,積極參與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園區。四是超前布局,全力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和金融政策的能力,提升金融管理水平、投資水平和預測水平,以及把控金融政策和風險的能力。

高德友介紹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產業總體情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包含了成都、重慶主城區及四十余個縣(區)市,經濟規模居于西部前列,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約為7.4萬億元,約占全國經濟總量的6.5%,三次產業比重較為合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消費能力領跑全國。高校的科研力量具有優勢,高校數量超過200所,國家級科研平臺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居全國前列??偟膩碚f,成渝地區雙城集聚效應明顯、梯級層次突出、高校多、人口多、基礎設施較好、創新意識較強,具有創新改革的魄力,為成渝地區趕超跨越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成渝較好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基礎設施和較低的生活成本是吸納人才的優越因素。綜合各種條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比較明顯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

本次會議上,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及教授、重慶工商大學原校長楊繼瑞,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教授張杰先后發表主題演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IMI理事長莊毓敏出席并致歡迎辭。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IMI副所長涂永紅主持。

據悉,“貨幣金融圓桌會議”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創設的高層次季度論壇,力邀國內外著名金融專家,縱論貨幣金融改革與發展之路,以期為中國國際金融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提供可見之策。目前該論壇已成為貨幣金融領域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在金融理論界與實務界均享有盛譽。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