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智庫舉辦“7.25‘世界元宇宙日’時代級更新的橋梁”研討會
摘要:元宇宙代表了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融合發展趨勢,醞釀著大量的機遇,也面臨著大量的挑戰。
——搭建與元宇宙時代連接的橋梁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7月25日,盤古智庫、元宇宙三十人論壇、中譯出版社、超創者共同舉辦“7.25‘世界元宇宙日’時代級更新的橋梁”研討會,并向社會倡議把每年7月25日定義為“世界元宇宙日”。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參加并致辭。
易鵬理事長在致辭中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元宇宙代表了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融合發展趨勢,醞釀著大量的機遇,也面臨著大量的挑戰。他提出盤古智庫將發揮優勢,以智庫方式賦能元宇宙創新發展的作用,推動國家及整個科技界對元宇宙政策扶持、產業整合、市場支撐、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等方面的多方位支持,共同參與,合作共贏。
喬衛兵在致辭中指出元宇宙發展的四個趨勢。第一,元宇宙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思想、新資源、新知識、新人才、新圖書、新媒介的聚合新平臺;第二,元宇宙正在向產業化的方向縱深拓展,正在形成元宇宙產業的集群,這標志著一個新的賽道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形成;第三,元宇宙正在與各類學科對接,形成廣泛的元宇宙熱,形成元宇宙學以及它所包含的概念理論體系和它的價值和社會傳播;第四,元宇宙的前景非常廣闊,但也要有意識的防控各方面的風險。
未來十年現實世界的數字化進程將加速,人類向元宇宙的遷徙速度會大大加快。如何運用元宇宙生態助力實體產業創造價值?《元宇宙與未來媒介》作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元宇宙三十人論壇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副主席滕泰;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元宇宙》作者趙國棟;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元宇宙》三部曲作者易歡歡進行了主題分享。
喻國明從媒介發展的角度,提出元宇宙的三個標簽:一是微粒化社會,由原有以單位(機構)為基本運作主體的社會構造裂解為以個人為基本運作主體組成的社會,給人帶來一種新的連接和組合的自由度;二是體驗時代,在過去認知時代的學習是由第三方對知識資訊進行嚴整加工,而在未來沉浸式的場景中,由第一人稱的方式自己探索和體驗;三是社會場景,算法、算力對于元宇宙的建設起到支撐作用,如何形成有效的互動、妥協及共識,建立數據共享、算法多元的社會場景,是社會構建的關鍵命題。
滕泰表示,元宇宙為中國經濟轉型也將注入動力:第一,推動元宇宙技術在消費場景的應用,創造新的消費體驗價值,進而創造新的經濟增長動力;第二,推動元宇宙技術在生產和辦公領域的應用,賦能各行業降本提質增效;第三,推動元宇宙技術在科研領域的應用,通過虛擬現實模擬實驗,降低實驗損耗。
趙國棟表示,希望能把智庫、基地、基金三位一體的支撐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幫助元宇宙行業公司成長,引領元宇宙服務業發展。
易歡歡表示,元宇宙概念在中國已轉化為產業發展,以廣聯達為例的科技企業推動基建數字化發展,體現了產業元宇宙產業落地的發展戰略與方式。
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發起人徐遠重表示元宇宙是大設計和大實驗的載體,現在所面臨的超級大轉型,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集合思想、科技和財富的系統工程,如同建立新時代的金字塔,將帶領人類步入新的數字文明。隨后,在參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7.25世界元宇宙日”正式發起。
元宇宙開拓者分享環節,與會嘉賓從元宇宙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大數據智能驅動元宇宙發展、元宇宙對人類認知的影響、元宇宙對推動碳中和實現的作用、元宇宙與教育生態的關聯等方面解釋元宇宙的內涵,同時也拋出了元宇宙概念的構建與講述、“元宇宙經濟”泡沫化風險、高沉浸性產生的雙面性影響等問題進行研討。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執行秘書長王岳表示,連接性是國家軟實力的一種具體體現,越強大的國家和世界的聯系越緊密,網點與節點就越多。通過元宇宙的探索提升數字經濟的發展,是增強我國與世界聯系、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路徑。
優實資本董事長邢杰表示,元宇宙是若干前沿科技產業的集大成者,是群體性、爆發性的產業創新和社會創新。元宇宙是從微觀到中觀到宏觀,從社會面到產業面到技術面,再到文化、哲學到思想層面,全方位的深度的變革。但是當下我們還停留在元宇宙認知的門外,需要社會思維普及、企業產品落實的努力。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邢春曉詳細介紹了元宇宙各大細分領域,元宇宙被視為智慧中國下一個里程碑,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想象空間,但元宇宙生態系統還需要大生態環境建設,業務場景還有待時間驗證,這些短板會影響未來的發展速度。
廈門弘信電子董事長李強表示,元宇宙作為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更加充滿沉浸感和體驗感,元宇宙對人類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大幅提升人類認知能力、擴大視野格局。
安信證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焦娟表示,元宇宙作為新的計算平臺,會催生機制、技術、模式,目前業內很多人嘗試把過去的IP資產盤活或者是用NFT的機制進行新一輪的價值重估,但更多的功能和價值的實現需要新機制和新技術。
易寶支付總裁余晨總結了元宇宙的三個特征:一是為用戶提供第一人稱沉浸式的身臨其境的體驗;二是元宇宙為我們提供了數字身份,并提供非常重要的社交屬性;三是元宇宙提供了經濟系統,用戶可以自由創造、交易,實現元宇宙社會的共創共治共享。
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提出四個“元宇宙力”,元宇宙將擴大人們的感知力、重構人們的認知力,涌現人們的創造力,激發人們想象力。
億歐智庫聯合創始人王彬從元宇宙與碳中和兩大產業領域結合出發,表示未來元宇宙是倒逼碳中和的實現,只有改善了算力的結構,未來的高性能的算力不斷的推廣,才能推動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主持高登科、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李俊翼、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秘書長于進勇、財經博主毛永豐等分別從元宇宙概念的普及與教育、元宇宙藝術的審視與定義等話題發表觀點。
國富資本董事長熊焰、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東作閉幕主題分享。
熊焰認為元宇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人類數字化、智能化高度發展下虛實融合的社會經濟形態。如果說元宇宙的切入娛樂、游戲,那主場應該是產業,要與碳中和等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相結合。
楊東提出共票理論,在元宇宙平臺能夠給我們提供集支付、流通、分配、權益的票證功能。同時還要重視科技監管,可以通過法鏈對數字資產進行確權監管,倡導在未來要積極探索新的監管和引導模式,促進元宇宙相關法律規范的生成。
本次活動由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鈦媒體、當當網、京東圖書等提供戰略支持,網易科技、騰訊科技等線上60多家媒體參與直播,覆蓋人群超百萬。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