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發展新能源產業結構 全方位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摘要:形成年產乘用車20萬輛、專用車7萬輛、商用車1.5萬輛,輔以在線規模50萬輛的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專用車市場,晉中市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企業總數達到60戶以上,全產業鏈產值力爭突破500億元。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趙曉娟 記者郭建軍報道 近年來,晉中不斷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嚴格落實能耗“雙控”措施,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做大做強,做細做精,持續提高新能源裝機占比。
記者在9月29日晉中市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晉中市新能源聚焦集中式做大做強,分布式做細做精兩個方向,加快發展節奏,持續提高新能源裝機占比。大力建設新能源發電基地,開發建設獨立儲能和抽水蓄能電站,逐步建成晉中市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一體化新能源發電基地。積極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安排新一輪全市范圍選點排查。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利用。積極推動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在做好整縣屋頂光伏開發的同時,晉中市還積極推動企業、園區、校園、交通等各個場景,開發建設分布式光伏系統。
除此之外,晉中還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晉中市煤炭資源豐富,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優勢,采用煤炭制氫、煤氣化制氫方式,進一步加快晉中氫能產業全鏈條集群式高質量發展。在地熱能方面實施摸清地熱家底、科學開發利用的新發展理念,并針對地熱能的賦存條件、賦存狀況、資源量情況以及埋藏深度,結合本地區實際和特點加快進行地熱能開發。
截至目前,全市已并網投運的新能源裝機規模328萬千瓦,其中光伏157萬千瓦,風電156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5萬千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市總裝機比例35%。去年在省能源局大力支持下,晉中市獲批新能源指標300萬千瓦,為晉中市能源電力轉型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目前已有3個光伏項目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網發電,其余項目將在年底前陸續建成投產。全部項目并網后,晉中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并網裝機將達到600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比例將達到50%。
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發展突破,千億級甲醇生態加快形成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山西省全力打造的14個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的重點產業之一,也是晉中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引擎。晉中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立了“政府+鏈主+產業園”聯動模式,不斷擴大晉中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規模,產業鏈條日趨完善,集群優勢逐步形成。同時,進一步加強輸配體系建設,綜合布局推廣甲醇加注體系,推動形成油、氣、電、醇“綜合能源島”,為將來甲醇汽車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
據了解,今年1-8月,作為“鏈主”企業的吉利晉中公司累計生產乘用車新能源車67047輛、產值133.6億元,商用車7433輛、產值6.3億元,合計產值140億元,同比增長89%,重卡已交付85臺、在產50臺,整體業績實現穩定提升。全市正常運行甲醇加注站14座,正在改造2座,年內可投運。
在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晉中市制定了《晉中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十四五”發展行動方案》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工作機制》,聚焦產業鏈上中下游,圍繞招引補鏈、創新強鏈、配套延鏈,突出“一鏈三線”,通過“擴大整車產業規模,實施產業鏈主體倍增行動,強化資金引導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拓展產業鏈下游后市場服務”等重點舉措,力爭到“十四五”末,新引進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2—3戶,產業鏈上整車生產企業達到10戶以上,新培育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30戶,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達到50戶以上。形成年產乘用車20萬輛、專用車7萬輛、商用車1.5萬輛,輔以在線規模50萬輛的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專用車市場,晉中市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企業總數達到60戶以上,全產業鏈產值力爭突破500億元。
下一步,晉中市將以吉利晉中基地為“鏈主”企業,持續推進“強鏈補鏈”工作,通過省市聯動,實現全省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信息共享,積極為相關企業與吉利晉中基地搭建合作平臺,進一步提高汽車產業本地配套化率,與下游汽車應用行業企業探討甲醇重卡示范性應用場景,爭當甲醇經濟先鋒探路者、示范領跑者,奮力向千億級甲醇經濟新生態邁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