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83萬億元
摘要:下一步,海關將緊緊圍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的“三智”理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關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中國發展網訊 國務院新聞辦1月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介紹2022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呂大良介紹,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緊密,2013年至2022年,我國與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年均增長8.6%,2022年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進出口13.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4%,高出整體增速1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89萬億元,增長20%;進口5.94萬億元,增長18.7%。亮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占我國外貿的比重持續提升。2022年,我國與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占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達到32.9%,較上年提升了3.2個百分點,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2013年提升了7.9個百分點。
二是對中亞5國、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等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增長較快。2022年,我國對中亞5國、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等進出口分別增長45.4%、42.1%和37.2%,同期對東盟進出口6.52萬億元,增長15%,占我國對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47.1%。
三是產業鏈供應鏈互補性增強。2022年,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中間產品4.44萬億元,增長23.9%,占同期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總值的56.3%。其中紡織品、電子元件、基本有機化學品和汽車零配件出口分別增長14.5%、21.1%、31.3%和24.6%。同期,進口能源產品、農產品穩定增長,分別進口2.46萬億元和3704.1億元,增速分別為58.8%和13.4%。
四是民營企業與沿線國家貿易活力進一步激發。2022年,民營企業對沿線國家進出口7.85萬億元,增長26.7%,占同期我國與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56.8%,比重較上年提升3.3個百分點。
呂大良表示,2022年,海關總署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主動作為,積極推動貿易便利和安全,努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一是積極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質農產品和食品的進口。2022年,累計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海關檢驗檢疫合作文件73份,推動60種農產品食品檢疫準入或實現貿易。二是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為重點,大力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合作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交流,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三是大力促進中歐班列通關便利,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關鐵通”項目于2022年初在中哈邊境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啟動了試運行,與白俄羅斯的“關鐵通”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促進貿易暢通。
下一步,海關將緊緊圍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的“三智”理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關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