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宕昌: 文旅融合興產業 鄉村振興樹標桿
摘要:近年來,宕昌縣將全域旅游與經濟發展、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積極探索農旅養融合發展,突出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避暑度假旅游區、中醫藥文化康養小鎮等鄉村旅游精品景區。
中國發展網訊 劉國慶 記者王斌 甘肅宕昌,一個啟動鄉村振興戰略正濃的縣域;甘肅宕昌,一個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的縣域;甘肅宕昌,一個正在創新全域鄉村旅游的縣域。
初春時節,記者走進甘肅宕昌新城子藏族鄉岳藏甫村,這里文旅融合、農旅融合使村莊變景區、風景變“錢景”,村民過上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幸福生活,在塑形中展現藝術張力,在聚神中激發人文活力。
春風吹度產業興,藏寨舊貌換新顏。岳藏甫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集中打造農家客棧18戶94間,輻射帶動群眾打造農家客棧5戶、農家樂2處。并依托東西協作幫扶、鄉村振興和“兩個共同”項目,累計投入資金2500多萬元,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原則,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村落面貌的基礎上,對村內道路、房屋外觀風貌、村內小景觀及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等主要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并建成了鍋莊廣場、民俗館、祭祀臺、網紅橋、攀巖、穿越叢林、水中汀步等旅游娛樂設施,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堅實基礎,鄉村旅游已成為岳藏甫村群眾創收增收的新產業、新業態。引進優質技術資源,打造“宕青”啤酒本土品牌,月產原漿啤酒1.5噸,輻射帶動當地群眾就近務工就業;繼續壯大傳統產業增效益,通過“五小產業”獎勵扶助,全村養牛業存欄增加到520頭,預計實現總收入30萬元以上。
近年來,宕昌縣將全域旅游與經濟發展、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積極探索農旅養融合發展,突出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避暑度假旅游區、中醫藥文化康養小鎮等鄉村旅游精品景區。堅持樹立“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基”的理念,緊抓官鵝溝景區5A創建機遇,將鄉村旅游作為壯大旅游經濟、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建成鄉村旅游重點村20個,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培育成效顯著。全縣建成賓館飯店253家、接待床位達1.4萬張,直接或間接從事旅游服務業人數達到3.2萬人,旅游業對全縣就業和群眾增收的拉動作用成效顯著。通過官鵝溝5A和全域旅游創建以及鄉村旅游建設,旅游業逐步成為促進宕昌縣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的龍頭,鉚足發展后勁,奮力趕超前行,促進產業轉型,初步打造形成了以高端帳篷營地、自駕車營地、精品民宿、民俗體驗、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文旅新業態,找準了脫貧致富奔小康、鄉村振興大繁榮的跨越發展新路子。
吃上旅游飯、發起旅游財。去年來,甘肅宕昌縣緊盯縣域資源優勢,強內優外、久久為功,產業發展質效持續提升。堅持把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根本,擴充產業鏈,培育增長極,打造產業集群。官鵝溝成功創建為隴南首家國家5A級景區,投入1.38億元改造提升哈達鋪紅軍長征一條街,謀劃旅游項目8個,著力打造景觀節點。落實600萬元獎補資金支持農家樂、農家客棧改造提升。全年接待游客150.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8.4億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