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青:借勢借力黃河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摘要:國企改革指揮部僅用6個月時間就完成全縣52家縣屬國有企業的改革任務,組建“1+1+7”國有企業架構,徹底解決了國企管理的歷史遺留隱患。
王克軍 石 磊
本報記者 | 尹明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深刻認識、牢牢把握這一重要論斷,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心任務、時代課題。”山東高青縣委書記劉學圣告訴記者,作為淄博市唯一沿黃縣,高青堅持突出沿黃特色、扛牢沿黃擔當,既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作為必須落地落實的政治責任,也作為借勢借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2022年,高青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
謀篇布局
在頂層設計上,高青縣堅持“跳出高青看高青”,準確把握新理念、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統籌抓好綠色發展先行區、城鄉融合樣板區、雙碳生活示范區、品質民生引領區、創新創業活力區“五區建設”,聚力建設黃河下游腹地新城,打造美麗富裕、品質活力、幸福和諧黃河明珠的發展思路,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保障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我們首先在制度安排和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據劉學圣介紹,高青的思路很明確,就是立足重點任務攻堅、重點工作落實和重大項目推進,堅持把最有效的資源和力量整合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發揮最大的作用。圍繞“五區建設”,該縣建立了工作線、重點工作指揮部和工作專班,著力打造“工作線+指揮部(專班)+辦公室”工作體系,推進工作、考核成績、發現干部。
2月16日,2023年高青縣“對接省城年”活動暨重大項目推介會在濟南舉行。劉學圣在致辭時表示,當前高青正處于快速發展的上升期,環境優勢、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正在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潛力很大。本次推介會,旨在借強省會之勢、揚高質量發展之帆,溯黃河而上實現“雙向奔赴”,共同擁抱“黃河時代”。
全力推進
科學的制度安排和體制機制創新顯示出獨特成效,工作機制更加理順,任務推進更加有力。2022年,高青縣“五區建設”碩果累累。
綠色發展先行區工作線下部署開展“服務企業·伴企成長”行動,成效顯著。2022年,全縣規上企業新增89家,新增增幅56.14%,開發區新投產項目達到16個,單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的行業龍頭企業達到14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新增市級以上瞪羚企業10家。
圍繞規?;?、品牌化、標準化、生態化、數字化“五化農業”發展思路,強農惠農指揮部構建了相應標準體系,注冊“黃河明珠”區域公用品牌,成立全縣農產品產業協會聯盟。同時,突出培育高青黑牛產業,依托高青黑牛、高青西紅柿成功認定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順利承辦第五屆淄博市農民豐收節。高青縣還獲評省級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縣。
文農旅融合指揮部聚焦講好高青黃河故事,成立黃河文化研究會,啟動建設黃河博物館,成功舉辦“2022山東·高青黃河文化旅游季”等系列節慶活動20余次,“萬里黃河最高青”城市品牌越來越精彩、越來越響亮。
國企改革指揮部僅用6個月時間就完成全縣52家縣屬國有企業的改革任務,組建“1+1+7”國有企業架構,徹底解決了國企管理的歷史遺留隱患。
堅強保障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風清氣正、擔當作為的政治生態。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看作風。”劉學圣認為,面對跨越發展的職責使命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既需要有強烈的歷史自覺和政治擔當,更需要有一只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新一屆縣委縣政府上任伊始,高青就召開了“事爭一流、唯旗是奪”誓師大會,凝聚起后進地區要后發崛起的思想共識和奮進動力。
2022年,高青縣開展了“樹標尺、拉標桿、提境界”作風能力大競賽活動,向遇到問題“繞道走”等六個方面作風問題和以學促干等六個方面能力不足問題亮劍開刀、全面宣戰。今年又部署開展了“效率提升年”作風建設活動,全面自查、整改、提升,持續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為干事創業提供有力作風保障。
為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高青還在全縣創新推出“基層工作日”制度,要求各縣級領導同志、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切實把工作重心沉下去、把社情民意兜上來,讓工作更接地氣、更有實效。該制度執行以來,全縣自上而下營造了躬身入局、苦干實干的濃厚氛圍。
“通過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廣大人民群眾一年多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了我縣瞄準國家黃河大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符合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契合時代主題,順應民心民意。”劉學圣表示,在新形勢、新任務下,高青有信心、有決心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開拓新局面。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