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安全可信能力基礎 共建數據要素發展范式
摘要:探索融合前沿技術,打造數據要素產業新的解決方案。從目前來看,亟需跨領域主體協同研究,在數據確權、登記、交易、流通等方面進行創新,例如通過區塊鏈等鏈接各方主體,促進可信流通。
劉忠麟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
數字經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形態和支柱產業,在“數據二十條”發布之后,可以預見到數字中國的發展將會進一步提速,邁上新的臺階。當下,金融行業同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數據要素產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側行業,無論是金融風險防范,還是普惠金融發展,數字科技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數據要素疊加金融科技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包括中國法研在內的數字化機構,需要探討如何更好地抓住機遇,積極作為,支撐好數字經濟發展。
一是要適應新形勢。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據也是一種生產要素。然而數據要素本身的可復制、可共享、網絡增長效應與傳統要素又有所區別,呈現新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在數據要素開發利用過程中,需要探索基于“三權分立”的權屬確認、數據供給活力激發、數據安全與合規管控、市場專業服務機構培育等問題解決方案。但整體上看,數據要素疊加金融科技來賦能金融行業已經起勢,需要各方積極實踐,共同推動。
二是要融入新格局。積極開展實踐,發揮數據要素賦能作用。中國法研的使命定位是成為一流的司法大數據研究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在數據融合治理、安全防護、分析挖掘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實踐。在服務國家治理方面,對司法大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相關專題報告為國家和地方治理決策提供了有效支撐。
三是要構建新范式。探索融合前沿技術,打造數據要素產業新的解決方案。從目前來看,亟需跨領域主體協同研究,在數據確權、登記、交易、流通等方面進行創新,例如通過區塊鏈等鏈接各方主體,促進可信流通。(本文內容由潘曉娟、張洽棠、柴潔編輯整理)
四是要培育新動能。加強規章準則研究,夯實發展的基石。提升數據安全能力,提供發展保障。積極探索應用場景,激發產業動力,特別是深挖金融領域需求,在安全合規前提下,圍繞金融行業分析研判、防范風險、多元解紛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多方數據的研究運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