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濱海:向海發展當排頭,綠色賦能勇爭先
摘要: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濱海著力做大做強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構建風、光、火、氣、氫清潔能源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新能源產業風生水起。
盛偉為 范進 濱暄
本報記者|袁雪飛
風勁潮涌奮楫行,百舸爭流勇爭先。江蘇鹽城市濱??h錨定打造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目標,爭當綠色低碳先鋒,勇當向海圖強排頭兵,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濱海新篇章。
濱海港碼頭。中共濱??h委宣傳部/供圖
港口:
邁向深藍海洋經濟潮頭正勁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濱海著力做大做強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構建風、光、火、氣、氫清潔能源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新能源產業風生水起。
“濱海正全力打造全國最大能源保供基地,海洋經濟持續保持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本報記者從黃海新區濱海港片區統籌發展指揮部了解到,濱海港片區以中海油LNG、國信火電為龍頭的綠色能源,以上海電氣、海力為先導的綠能裝備制造,以凱金、天能為主打的電池正負極材料,以金光、藍素為引領的新材料,以港口、鐵路為依托的現代物流等千億級產業正加速集聚。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互聯互通重點規劃項目。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鹽城“綠能港”科學謀劃、錨定目標,去年冬季以來,共接卸液化天然氣船舶9艘,總計約58萬噸液化天然氣,氣態液態外輸量累計達7.3億立方米,可發電約36.5億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245萬噸。目前,濱海加快啟動建設LNG冷能空分、冷能交換中心,推動產業向凍干果蔬、低溫冷鏈、冷能發電等方面延伸。
猶如一朵白色荷花綻放在藍色海面上,遠望就像城堡一樣神秘壯觀,這個“海中城堡”就是江蘇省內最大的海洋牧場多功能綜合平臺——濱??h陶灣海洋牧場“陶灣一號”智能網箱平臺。“建設海洋牧場既是科學的生態修復手段,也是現代的漁業生產方式,更是創新的漁業產業形態,對鹽城海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資源養護、生態修復具有重要意義。”海洋牧場建設單位濱??h農旅集團董事長呂海軍表示,將實施“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戰略,致力打造華東地區優質海產品供應基地。
巨大門機起伏升降,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濱海港碼頭一派繁忙:塔吊旋轉、機器轟鳴,濱海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如火如荼;廠房拔地而起,施工人員日夜奮戰,配套產業園項目快速推進……濱??h積極搶抓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有利機遇,持續優化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體系,為全省“勇挑大梁”作出積極貢獻,為全市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探索濱海路徑。
港產:
一站服務項目建設飛躍奔跑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增長點,為了讓產業鏈條脈絡清晰,濱海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增后勁、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優化項目推進機制,強化項目要素保障。今年來持續推進濱海港片區29個重點產業項目、19個新建項目建設進度,全縣廣大干群用奮躍而上、飛速奔跑的實干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濱海港區具有港口等級高、腹地廣闊、綠色能源供給充沛等優勢,該縣高度重視臨港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圍繞相關主導產業,主動靠前、及時跟進,完善“一個項目、一套專班、一抓到底”推進機制,全力以赴招引大項目和產業鏈中高端環節的好項目,為港口開放開發增添新動能。
“我們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北區)建設,錨定綜合能源、新材料等五大產業,優化服務環境,建強園區載體,聚力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建功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濱海港片區統籌發展指揮部項目建設組負責人在協調項目時介紹,“產業鏈思維很重要,通過深化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引大項目、好項目,著力提升招商引資工作實效。”
夏日炎炎,項目如火如荼。位于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北區)的江蘇天能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熱潮涌動,塔吊將施工材料運送至工地各處,工人們忙著砌筑……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利稅1.5億元,有效延伸濱海動力電池產業鏈,助力片區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完成場地平整、立項備案、臨設搭建等各項前期工作,預計9月底部分車間可試產。”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甄愛鋼介紹,項目通過無害化處理工藝變廢為寶,既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又為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積極力量。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濱海以項目落地為目標,認真梳理堵點難點,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掀起新一輪以項目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熱潮。“我們更新梳理在手信息,對重大招商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濱海港片區統籌發展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組建的項目審批服務專班,為片區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由“企業跑”轉為“我來辦”,以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促進企業產能的不斷釋放。今年一季度,濱海港片區實現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556.02億元,同比增長30.50%,實現“開門紅”。
港城:
綠色低碳沿海旅游亮點頻出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濱海依托河海文明,堅持生態優先,建設美麗海灣,在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賽道上加快跨越趕超,城市名片不斷擦亮,沿海旅游亮點頻出。
蔚藍的天空映照在浩瀚無垠的海面上,一排排白色風能發電機接天連海,巨大的葉片隨著海風勻速轉動,甚是壯觀……“我們發揮月堤海景、靈龍湖生態公園、弄潮里商業街區等觀光旅游項目優勢,加快推進月亮灣旅游度假區建設。”海興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提檔升級配套設施,完善景區業態布局,提升運營管理服務,我們以建設沿海旅游觀光百里風光帶為抓手,重點推進沙灘浴場、溫泉浴場等一批海濱文旅項目,充分展現‘人、海、港’生態共榮、文明發展的主旋律,彰顯古黃河、淮河文化底蘊。”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港城安置區是黃海新區海濱港城建設的重點基礎配套項目之一,也是重點民生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改善當地群眾的人居環境和生活水平,推動港城融合發展。“我們搶抓工時、上足機械,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目前水電、消防等設施的安裝,以及外墻涂料粉刷等工作穩步推進。”港城安置區一期工程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作為鹽城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的主力軍,濱海持續深化“三港聯動”,加快打造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20萬噸級航道等港口基礎設施提速建設,濱海港鐵路支線主體竣工,濱淮高速路基完工51%,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完成投入12億元,高端裝備產業園1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即將建成,港城小學、安置區一期等9個配套項目竣工交付,港城能級得到持續提升。
把“敢”的勁頭鉚得更足,把“爭”的標桿拔得更高,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濱海正以昂揚之姿奮勇前行。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