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堅持”全面助力營商環境突破提升 ——鎮安縣面對面懇談活動探索與實踐
摘要:目前,舉辦面對面懇談座談會2次,會上提交各類問題45個,會議現場協調解決問題8個,各有關單位辦理銷號問題27個,新交辦問題15個。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茍俊報道 今年以來,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陜西“三個年”活動要求,創新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懇談活動,并印發《鎮安縣營商環境面對面懇談活動實施方案》,壓實突破年書記縣長領導小組組長的主體責任,以座談會議、現場調研等方式,“面對面”近距離、全公開、常態化接待企業和群眾,“當面鑼、對面鼓”的聽心聲、問需求、解難題,真正實現反映訴求“零距離”、解難題“零遺留”,真正做到問政于商、問政于企。力爭企業群眾反饋問題件件能解決,實打實解決市場主體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目前,舉辦面對面懇談座談會2次,會上提交各類問題45個,會議現場協調解決問題8個,各有關單位辦理銷號問題27個,新交辦問題15個。
堅持“企業至上”優化政務服務。全面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開展集成服務,優化辦理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壓縮辦理時限。開辦企業、企業注銷、就業登記等15項政務服務實現“一件事一次辦”,辦結125件。推動更多事項從“網上能辦”到“網上好辦”“一網通辦”,讓企業和群眾“多走網路、少走馬路”。網辦事項總數1534,網辦事項數1436,網辦可辦率93.61%,279項事項實現一次辦結。提供“保姆式”幫辦代辦貼心服務,從群眾的視角出發,把服務做到企業和群眾的心坎上。制定161事項清單,組建100多人服務團隊,完成幫辦代辦事項536件,其中上門服務152次。通過優化政務服務,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以企業評價為第一評價,讓企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堅持“無事不擾”創新營造新環境。有解思維、創新服務,持續深入推進“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繼續堅持優化營商環境政企“面對面”和縣長“早餐會、晚茶會”機制,與企業家近距離、常態化聽心聲、問需求、解難題。創新監管方式,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以智慧監管為支撐的新型監管機制,創新監督方法,解決“求訴無門、求訴無果”難題。進一步完善“12345”、“12348”線上監督,統籌10名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和政務大廳“辦不成事”窗口為線下監督,共接收群眾咨詢1.5萬人次,辦理熱線反饋問題235件。
堅持“無事不擾”強化要素保障。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空間規劃走”原則,及時解決用地、用氣、用水、用電困難,用地規劃報省政府審批中,企業用水報裝壓減到6個工作日,用氣報裝壓減到2個工作日,辦電服務壓減到15個工作日,較去年提高30%。加強政銀企對接協調,加大小微企業獲得貸款力度。截止8月底減免稅款1.35億元,發放中小企業貸款11.36億元。建立技術創新中心2處、企業技術中心1處、匠心大師工作站6個,開展“訂單式”培訓各類技能型人才816人次。
堅持“審慎包容”穩固法治保障。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定海神針”作用。完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1844”工作機制,探索輕違不罰執法機制,構建良好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和優質的服務環境。走訪摸排企業,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化解。嚴厲打擊阻工鬧工、強行承包工程等違法犯罪活動。懇談活動中處理干部2人,約談干部6人。加強宣傳教育,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多維度開展法規、政策、措施宣傳和企業走訪調研活動,確保助企紓困政策及時送到企業手中。
堅持“尊商親商”激發創業活力。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嚴格履行依法向社會和市場主體作出的政策承諾、合同規約,提高政府公信力,杜絕“新官理舊賬”現象。加強政企溝通,新政策出臺充分聽取市場主體和行業協會意見建議,提高政策覆蓋面、落地率。舉辦鎮安籍在外成功人士座談會、鄉黨回鄉發展大會,調動鎮安籍成功人士支持家鄉發展,簽約項目37個,引資總額106.97億元,為21名企業家頒發了“回鄉創業優秀獎”“關注家鄉發展情懷獎”。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清清爽爽、大大方方地同企業負責人接觸交往,走進企業調研問政,召開座談會傾聽企業心聲,壓實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整改提高,真正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召開會議2次,收集問卷125份,反饋問題9個并全部整改落實到位。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