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細化舉措 落實責任” 助力高質量項目健康發展
摘要: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動態過程,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將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以生態環境高水平為榆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要素保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姚剛 拓步平 記者茍俊報道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的安排部署,榆林市生態環境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切實依法做好項目環境要素保障工作,全力推進和服務高質量項目落地。
榆林市生態環境局以開展“三個年”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環境要素保障服務水平,提高審批效率。加強統籌,暢通信息渠道,與項目投資主管部門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形成推動高質量項目落地的合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在榆林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副局長藺起梅前往佳縣榆佳工業園區就陜西有色天宏瑞科有限責任公司8萬噸電子級粒狀多晶硅產業升級項目選址、一期項目生產情況、園區整體分布情況進行了現場查看。進行現場幫扶指導。
座談會上,陜西有色天宏瑞科有限責任公司和項目環評編制單位就項目環評編制情況及環評文件編制和審批中存在的制約問題進行了詳細匯報。藺起梅同志對制約問題出謀劃策,逐一進行了回應解答,并提出了解決思路破解制約問題。為公司提供了“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告知單”,載明項目環評審批層級、對接聯系人、服務措施等,確保政策傳達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藺起梅同志指出,8 萬噸電子級粒狀多晶硅產業升級項目作為省級和市級重點項目,前期環評文件編制工作相對滯后,公司要高度重視,集中力量加快編制環評文件,同時加強省級審批部門的溝通對接,加快環評文件編制和報批,爭取項目早日落地,助推佳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來,榆林市生態環境局細化舉措,落實責任建立高質量項目服務保障機制。成立高質量項目工作推進專班,建立市級高質量項目環評審批要素保障清單,對清單內項目實施統籌部署、專班推進、動態調整,全力推動項目盡快落地。
建立助企聯絡專員制度
完善“上門幫扶、隨時協調、定期例會、跟蹤調度”工作機制,明確專人從高質量項目立項階段即提前主動介入,指導企業在可研階段同步編制環評文件,了解項目在生態環境方面的政策需求,將項目問題解決在環評文件編制過程中;對項目環評定期跟蹤調度,準確掌握項目環評編制及審批進展情況;每半月組織召開高質量項目環評推進會,及時協調各級部門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促進項目順利推進。
暢通環評審批綠色通道
加強溝通匯報,積極對接中省生態環境部門將榆林市高質量項目納入重點服務保障清單,并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高質量項目,協調上級生態環境部門開展技術評估提前介入、公示和審查同步開展等措施,優化環評審批服務方式,促進項目后續審批提質提速。
優化服務,對臺賬內高質量建設項目,為建設單位主動提供“環評審批服務單”,載明項目環評審批層級、對接聯系人、服務措施等,確保政策傳達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對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高質量項目,指導建設單位及早啟動、加快編制環評文件;需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指導建設單位在建成投產前完成網上備案;依法無需開展環評的,明確告知建設單位。在前期研究階段,依托“三線一單”成果,指導和幫助建設單位分析研判意向選址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準入要求的相符性,及時規避在禁止和限制開發區域選址建設,為高質量項目落地提供支撐。
強化環評審批指導機制
加強與行政審批服務部門的溝通協作,厘清職責邊界,健全審管互動機制,實現行政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無縫銜接,確保監管責任無盲區、不交叉。發揮優勢,及時推送中省環評審批等相關政策文件,并適時組織培訓解讀,為全市各級環評審批部門提供政策咨詢。突出重點,指導環評審批部門在嚴守環評審批底線的前提下,對基礎設施、公路鐵路、輸變電等類型項目,通過采取“打捆”審批、簡化污染物總量指標辦理等方式,加快審批進度,提高審批效率,助推高質量項目建設。
深化項目環評聯動機制
切實加強與轄區內各類產業園區規劃編制部門的溝通,及時督促轄區內各類產業園區依法依規按期開展規劃環評修編或跟蹤評價,對上級生態環境部門審查的規劃環評,加大協調對接力度,縮短審批時限;對市級層面審查的規劃環評,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組織審查,確保高質量項目審批進度。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動態過程,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將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以生態環境高水平為榆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要素保障。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