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宜春:推行“二定一核”模式 先行探索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建設新路徑

2023-11-22 11:31 中國發展網
鄉村振興

摘要:嚴核驗、強保障,確保建設成效“好”。堅持進度服從質量,求好不求快,嚴格按照“制定建設標準、達到序時任務、市縣組織核驗”抓實重點幫扶村建設,確保建設一個成型一個鞏固一個。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宜春市聚焦聚力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建設,圍繞破解“建什么、怎么建”等瓶頸問題,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通過推行“二定一核”(定標準、定責任、嚴核驗保障)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建設新路徑。2022年度總投入各類資金約3.84億元用于全市419個省、市、縣重點幫扶村建設,其中31個2022年度計劃達標建設的重點幫扶村已全部核驗通過(含5個示范樣板),形成了重點幫扶村“點上有精品、線上有風景、面上有效應”的生動格局。

定標準、重謀劃,確保規劃定位“準”。按照國家、省鄉村振興樣板創建“十百千”工程和市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建設的有關要求,結合重點村發展現狀、發展定位、建設標準、產業基礎,扎實推進“十四五”重點幫扶村建設。一是明確建設標準。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十四五”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示范點建設指標體系,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傄螅脏l村振興“十個一”“八個有”建設(一圖、一網、一審、一管、一護、一文、一廁、一水、一治、一查,富有所產、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幼有所托、娛有所樂、食有所供、出有所行、訴有所求)為抓手,通過下發征求意見稿、召開專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反復征求意見,細化制定產業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平安建設、共富共享等34項操作性強的具體指標,按百分制合理分配各項指標分值,做到標準統一、任務具體、目標明確。二是科學規劃計劃。著眼村莊發展趨勢,整合鄉村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振興規劃,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目前全市126個省定、10個市定“十四五”重點幫扶村完成了規劃編制。同時,統籌考慮各地重點幫扶村自然條件、村莊環境、區域特色等因素科學制定了2022-2025滾動推進式建設計劃,按照2022年31個、2023年89個、2024年150個、2025年149個的重點幫扶村建設計劃,每建成一個達標一個,確保2025年底全市419個省、市、縣重點幫扶村全部完成建設任務。三是做到示范帶動。各縣市區優選出產業基礎好、村級班子強、群眾意愿高、社會矛盾少,交通便利的重點幫扶村進行精心打造,結合2022年度全市244個鄉村振興先行示范村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彰顯產業興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諧有序之美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示范樣板。

定責任、抓統籌,確保工作落地“實”。聚焦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之地目標要求,精心組織、穩步推進,建立掛點包片機制,壓緊壓實各地責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鄉鎮推進實施”的工作要求,實行市領導掛點聯系、縣鄉領導掛村包片機制,幫助各地從村莊規劃、建設標準、項目謀劃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堅持向重點幫扶村選派優秀的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員,加強重點村的幫扶力量。同時,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強化對重點村的涉農技術支持,全市共向重點村選派科技特派員177名。二是有力有序推進。擬列入年度計劃完成建設的重點幫扶村經縣市區審定后上報市級備案,由所在地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列出任務清單,倒排工期進度,按照“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要求,實化細化任務,確保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三是強化督導調度。建立“季督查通報、年考核獎勵”工作制度,將重點幫扶村建設工作與各地各部門考核掛鉤,列入年度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單項工作表彰項目,進一步擰緊責任鏈條,強化統籌推進。

嚴核驗、強保障,確保建設成效“好”。堅持進度服從質量,求好不求快,嚴格按照“制定建設標準、達到序時任務、市縣組織核驗”抓實重點幫扶村建設,確保建設一個成型一個鞏固一個。一是嚴格組織核驗。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嚴格制定核驗評分細則,選定四個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深入調研,按照建設指標標準化、規范化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意見,統一評分標準,其中,126個省定重點村中28個示范建設類(即鞏固提升類)需90分達標,98個補短強弱類需85分達標,“十三五”省定脫貧村需90分達標,其他市定、縣定重點村需80分達標,并將市級開展實地核驗情況納入各縣市區年度綜合評價體系。二是強化要素保障。統籌發改、農業農村、交通、水利等重點行業部門政策向重點幫扶村傾斜,切實保障重點幫扶村產業發展、交通運輸、住房飲水等各方面要素,全面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生態建設方面的短板弱項。三是加大資金投入。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對重點幫扶村補助資金的支持力度,在保證每年度省定100萬元、市定40萬元、縣定20萬元建設資金的基礎上,市財政從2022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以獎代補支持“十個一”“八個有”建設,確保資金不斷流、項目不斷檔。(龍學輝)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