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大金融思想沙龍總第252期成功舉辦,多位專家聯合解析全球經濟變局下的人民幣匯率問題

2025-04-24 17:56 中國發展網
人民幣匯率

摘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譚小芬教授從“一籃子貨幣”、市場供求、“有管理”三個維度對人民幣匯率制度及走勢等問題進行深入剖析。

中國發展網訊  2025年4月2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深圳研究院(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中國人民大學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承辦的大金融思想沙龍(第252期)成功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全球經濟變局下的人民幣匯率觀察”。

IMI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陸利平做主題報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原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院長王晉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曲鳳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譚小芬、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等專家出席本次沙龍并參與研討。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張順明主持。

IMI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陸利平在主題報告中對人民幣匯率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等進行了深刻闡述。首先,近期全球經濟格局面臨重大變化,人民幣匯率承壓。4月8日,美元對離岸人民幣匯率突破7.4。美國對華關稅政策對中國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不確定性,給人民幣匯率施加了顯著壓力。此外,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創2022年4月以來新低。關稅政策影響美國企業利潤和家庭消費能力,動搖了美國經濟基本面,導致全球資本流出美國,同時美元信任危機加速國際貨幣體系重構。其次,貿易摩擦是影響匯率走勢的重要因素。與2018年相比,本輪貿易摩擦呈現出幾個鮮明特點:關稅水平更高、覆蓋范圍更廣、實施速度更快。然而,不同于2018年人民幣大幅貶值的趨勢,本輪摩擦中人民幣短期貶值后迅速反彈,波動性明顯增強。最后,人民幣匯率同時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當前人民幣匯率面臨多重因素影響:中美利差擴大、結匯意愿不足等不利因素與通縮壓力下人民幣購買力增強等有利因素并存。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將增強,但這既是挑戰也是契機。若能把握契機實現人民幣升值,不僅有利于增加匯率彈性實現雙向波動,更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幫助中國在全球經貿格局中占據有利位置。

在嘉賓研討環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原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院長王晉斌教授結合當前市場狀況,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展開分析:第一,當前的美元貶值是“超調”的,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超預期穩定。第二,人民幣略有貶值壓力,近半年十年國債利率下調50BP,但中間價匯率機制較好地發揮了緩沖效果。第三,在岸和離岸市場匯率之間保持了非常好的聯動關系,套利空間小,整體較平穩。第四,人民幣對美元金融匯率維穩,而對一籃子貨幣貿易匯率貶值約5%,形成"穩金融+促出口"組合,部分對沖外部關稅壓力。此外,由于中美貨幣政策進入同步周期,他認為,需關注對等關稅的持續影響,人民幣匯率近期將保持基本穩定,不會出現趨勢性走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曲鳳杰在特朗普掀起關稅戰,把關稅已經納入到貿易政策核心的背景下,圍繞人民幣匯率問題展開分析,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維度剖析其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策略。短期方面,美元、美聯儲政策及關稅戰是關鍵影響因素。美國現行貨幣政策與中美利差加大了中國資本外流壓力,促使人民幣貶值。目前美元指數呈現較大波動,美債高利率以及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特性變化,加劇了外匯市場的短期波動,使美元承受一定壓力。再加之現行的關稅政策,美元的信用受大極大挑戰。中期來看,貿易結構調整等基礎性因素影響匯率。隨著美國政策調整,我國對美出口占比下降,引發國際經濟格局變化。我國產能輸出面臨挑戰,需較長時間轉型,中期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壓力,和美元同貶或是維持出口競爭力的策略。 長期而言,國際貨幣體系變革是核心。若美國經濟衰退,人民幣國際化迎來機遇。以中國經濟韌性和政策穩定作為根基,堅持改革開放與制度創新,有望在長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穩步升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譚小芬教授從“一籃子貨幣”、市場供求、“有管理”三個維度對人民幣匯率制度及走勢等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第一,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美元指數的相關性增強,反映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的提升,并受經濟下行影響,美元指數將震蕩走弱,并支撐人民幣匯率。第二,從市場供求上看,我國經常賬戶順差將維持,資本與金融賬戶逆差可能縮小,中長期人民幣匯率存在升值可能。第三,央行具備豐富的匯率管理工具和經驗,能夠有效應對匯率波動,支撐經濟的穩定。此外,譚教授表示受關稅戰影響,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面臨壓力,但在國內市場的健康發展下,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向好,并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有力支撐。

大金融思想沙龍是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和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國際貨幣研究所承辦的高層次學術沙龍,沙龍立足中國實踐、緊跟國際前沿,為推動新時期“大金融”學科建設,深入開展“大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搭建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式的學術交流平臺。黃達教授是新中國“大金融”思想體系的首倡者和設計者。世紀之交,他針對經濟金融全球化對中國金融學科建設提出的新挑戰與新要求,重構基于中國實際的金融學科框架,首倡并系統設計“大金融”學科體系;幾代學人在此基礎上不斷傳承發揚,主張金融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相結合,具有鮮明“人大學派”特色的重大理論創新體系日漸形成。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