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全力建設國內一流的大模型應用示范區
摘要:廣州海珠區,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機遇,瞄準行業大模型賽道發力,全力建設國內一流的大模型應用示范區,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廣州海珠區,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大模型(以下簡稱“大模型”)發展機遇,瞄準行業大模型賽道發力,全力建設國內一流的大模型應用示范區,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海珠區緊緊圍繞構建“大產業,大底座,大生態”實施系列舉措,已落地行業大模型超100個,引育大模型備案項目10個,算法備案項目114個,數量均位列廣州市第一,集聚泛人工智能企業超7000家,2024年營收近1500億元,初步形成龍頭引領、腰部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的“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
聚焦發展“大產業”,集聚合力培育大模型產業集群
一是推進政策落地應用。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2024年6月海珠區印發實施國內首個聚焦行業大模型的政策文件——《廣州市海珠區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范區實施細則》,市、區三年總投入超10億元支持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從企業備案、規?;l展、示范發展等方面給予支持獎勵,爭取培育涌現一批專精特新、獨角獸和行業單項冠軍企業,通過有效財政投入,撬動大模型千億級產業集群。2024年7月,啟動第一批大模型政策兌現;今年2月再啟動第二批大模型政策兌現工作,兩批次獎勵超5000萬元,進一步堅定了企業投資布局和扎根發展的信心。
二是打造“可盈利大模型”行業標桿。通過“快落地、速研發、廣應用”,提供多元服務降低企業研發和人力成本,提供更多場景應用助力企業效能提升,已培育形成“互聯網大廠開發的模型、背靠傳統行業龍頭開發的模型、To C端模型、模型平臺”等四類重點可盈利模型細分產業集群并逐漸形成規模效應,全力打造“可盈利大模型”行業標桿。
三是加速AI賦能千行百業。聚焦AI+時尚、營銷、醫療、新型工業化、交通等十大方向,發揮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的“頭雁效應”、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加快構建新質生產力,為海珠區產業發展賦能助力。在數字營銷方面,唯品會通過自研“朝徹大模型”與時尚電商產業應用相結合,降低品牌商運營成本,極大改善用戶購物體驗,助推電商行業產值和訂單數量增長。在新型工業化方面,百度飛槳賦能雙魚建設全智能化生產設備,促進企業為巴黎奧運會供球超3萬顆,海外訂單增長20%。
聚焦建設“大底座”,扎實有力構筑大模型發展支撐
一是高水平打造琶洲算法大賽品牌。琶洲算法大賽經過三屆打磨,已成為國內同類比賽中參賽范圍最廣、科技含量最足、賽事成果最實的賽事。第三屆琶洲算法大賽在質和量上實現較大突破,吸引全球6003支隊伍報名參賽,較上一屆參賽隊伍數量實現翻番,圍繞真實應用場景,緊跟產業前沿,新設大模型AI挑戰賽,成為今年競爭最激烈的賽題。正式上線琶洲算法生態社區,打造國內首個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算法資源平臺,推動算法知識產權就地轉化,建設全國算法輸出源地。
二是高標準建設智算服務中心。啟動建設大灣區首個服務大模型的區域智算中心(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推動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參與智算中心建設,建設琶洲算谷算力調度平臺,統籌調度區內外各類算力,實現全區現有算力(含本地算力、本土企業算力)1893P、可調度算力達5000P。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可調度算力18000P,全力滿足大模型發展的算力需求。
三是高質量壯大數據要素市場。主動搶占數據要素“新賽道”,成為全省唯一的“數據經紀人”“首席數據官”“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創新改革“三試點”單位,建設廣東省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廣州)琶洲核心片區。掛牌設立廣州數據交易所(海珠)服務專區、成立廣州市數據要素協會海珠工作站,匯聚海珠力量進一步壯大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推動數據開發利用,同步推動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有效促進數據資源高效流通。目前海珠區已匯聚公共數據超80億條,發布8個行業可信數據空間。
聚焦構建“大生態”,縱深用力強化大模型要素保障
一是集聚高端人才。加快構建人工智能大模型人才庫,累計評選出41位“琶洲領軍算法師”、14位“琶洲新銳算法師”,引導落地人才團隊170個,形成專家級、新銳級人才梯度,打造人工智能產業人才高地。
二是建設孵化載體。建設全市首個大模型孵化空間“琶洲模方”,提供一站式孵化精準培育服務,助力大模型企業在本地快速發展壯大。發布阿里巴巴大廈、唯品會總部大廈、寶地廣場等9個預認定大模型示范空間,儲備總面積達47萬平方米,提供平層、獨棟、眾創空間等多樣化辦公單元,精準覆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發展需求,推動大模型企業集聚發展。
三是營造創新活躍發展環境。爭取省網信辦指導,成立廣州(琶洲)大模型創新服務中心,圍繞大模型成長全生命周期,提供能力評測、備案咨詢等全流程綜合服務,推動企業加速大模型與算法研發和上市。定期舉辦大模型產業主題的供需對接和產業生態活動,以路演方式推動供需雙方開展對接,加速大模型技術落地應用。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