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季度工業經濟實現“開門紅”
摘要: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12位,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
中國發展網訊 本報記者龔成鈺報道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廣西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聚焦高質量發展和推進新型工業化,會同各級各部門搶抓快干、真抓實干,一季度工業經濟延續去年以來的良好增勢,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鮮明特征,實現“開門紅”。
據了解,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12位,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工業對全區GDP增長貢獻達37%,工業作為全區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穩定器”作用持續凸顯。全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4%、高于全國6.4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升至44.5%,成為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引擎”。經營主體規模持續擴大,一季度全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長32.1%。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4.8%,位居全國第3,已連續19個月實現正增長。工業稅收貢獻突出,全區工業稅收占稅收總額比重達42.3%、較去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拉動全區稅收增長0.7個百分點。全區工業企業開票金額同比增長4%,增速比1—2月提高4.1個百分點,表明企業銷售加快。全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1%、28.4%,遠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新產業新產品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50%,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電池、顯示器、光電子器件、電子元件產量分別增長15.3倍、10.3倍、8.8倍、1.3倍、1.1倍,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產量分別增長90%、43%、34%,保持高速增長。傳統產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一季度汽車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56.2%,比1—2月提高1個百分點;鋼鐵產業提質升級加快,新開發的品種鋼占比超40%。
全區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超七成產值實現正增長。全區12大重點行業有8個產值實現正增長,機械、有色金屬、汽車、造紙與木材加工、電子信息等5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機械行業產值增長34.6%,拉動全區工業產值增長2.1個百分點,發動機產量增長11.1%,挖掘機產量增長36.2%。有色金屬行業產值增長27.9%,拉動全區工業產值增長3.7個百分點,1—2月有色金屬行業利潤增幅達95.6%。汽車行業增長23.4%,拉動全區工業產值增長1個百分點,上汽通用五菱成為首個累計產銷量達300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
截止3月底,廣西工業經濟運行指數為101.8,較上月提高0.7個點,呈穩中有升運行態勢,處于積極擴張區間。3月廣西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5.1、55.7,均在景氣區間,表明企業生產信心有效提振。重點工業企業調查結果顯示,超70%的企業新簽訂貨量增長或持平,近60%的企業設備利用率超過70%,超70%的企業用工人數增長或持平,表明企業市場預期向好,生產意愿較強。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