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將發揮核心樞紐作用承接產業轉移
摘要:將圍繞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強化平臺策源賦能、用好人才引育政策等推動轉移企業與本地創新資源深度協同,做好四個方面工作優化營商環境。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發展網訊 4月29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四川新聞發布廳舉行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四川)新聞發布會。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局長、主任趙春淦在回答中國改革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地,成都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將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搶抓機遇、積極對接、主動作為,主要從五個方面發揮核心樞紐作用。同時,將圍繞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強化平臺策源賦能、用好人才引育政策等推動轉移企業與本地創新資源深度協同,做好四個方面工作優化營商環境。
據介紹,成都將從五個方面發揮核心樞紐作用承接產業轉移。一是持續增強產業承載力。立足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核心功能定位,發揮成都產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夯實、產業集群成鏈等優勢,堅持增存并舉、立新優舊,加快構建“特色優勢+戰略新興+未來產業”的“9+9+10”現代化產業體系,建立健全全市16條重點產業鏈“十有”推進機制,持續提升產業承接水平。深入開展“立園滿園”行動,持續提升園區空間承載,精準引育一批“鎮園之寶”,高質量實現“企業滿園”。
二是持續增強創新驅動力。圍繞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增強成都創新資源鏈接能力,吸引更多創新主體來蓉興業,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轉化,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支持企業內設研發機構,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出更多“小快輕準”解決方案,加速企業“智改數轉”;加大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建設,做大做強綠色低碳產業。
三是持續增強開放引領力。著力打造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加快建設立體全面開放通道,深化“兩場兩港”交通樞紐功能,全面增強產業轉移中人員往來、通訊交流、物流運轉的樞紐通達能力。依托國別合作園區外資外企資源,積極對接東部地區外資高端產業轉移,靶向招引一批標志性外資項目。
四是持續增強市場牽引力。聚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發揮成都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輻射歐亞廣闊市場優勢,搶抓國家戰略備份、“兩重”“兩新”政策機遇,發展壯大首發經濟、冰雪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持續釋放消費場景,為轉移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更豐富的投資機會、更宏大的發展舞臺。
五是持續增強區域協同力。深入貫徹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加強與省內市州產業聯動,深化“研發+生產”“總部+基地”產業協同發展模式,通過專班共組、利益共享、園區共建等方式吸引東部沿海大項目、大平臺來川布局。深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吸引更多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領域高能級企業落地,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趙春淦回答記者提問
趙春淦進一步說,同時,成都將圍繞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強化平臺策源賦能、用好人才引育政策等推動轉移企業與本地創新資源深度協同,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在行政審批上,提供“一站式”服務。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健全涉企審批事項“主動服務+綠色通道”機制,持續推進證照聯辦融合審批試點、水電氣網聯合報裝。優化惠企政策申報流程、兌付機制,分類推動免申即享、易申快享。
二是在要素保障上,打造“蓉易+”特色品牌。拓展“蓉易貸”平臺服務,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和融資服務有機結合。加快建設社會資本“蓉易投”,定期發布民間投資機會清單。深入推進人才用工“蓉易聘”,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搭建供需對接平臺。
三是在企業服務上,常態長效開展“進解優促”。推進企業紓困解難,完善問題收集、解決、反饋工作閉環。建立健全12345企業訴求提速提級處置機制,實現牽頭部門“吹哨”、保障部門“報到”。
四是在涉企監管上,全面推行“一碼檢查”。依托涉企行政檢查計劃管理規定等“一碼檢查”核心制度,圍繞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推廣“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高寒)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