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2025年4月例行新聞通氣會
摘要:會上,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副處長徐宇波詳細解讀了《措施》的具體內容。
中國發展網訊 卓瑩瑩 記者皮澤紅報道 2025年4月29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了4月第二場例行新聞通氣會,向媒體詳細解讀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具體內容,并回應了公眾和媒體的關切。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副處長徐宇波,應對氣候變化與交流合作處副處長陳毅軍,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處副處長劉彩霞出席新聞通氣會,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許金洲主持新聞通氣會 。此次新聞通氣會也吸引了來自多家媒體的記者參與。
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
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許金洲在開場時表示,廣東省作為全國經濟大省,一直致力于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推進。近期,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旨在通過強化高水平的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許金洲強調,該《措施》圍繞“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雙重目標,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旨在為廣東省的產業升級與綠色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聚焦產業綠色轉型與生態賦能
會上,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副處長徐宇波詳細解讀了《措施》的具體內容。他指出,《措施》提出了九條重點措施,構建了“生態—產業—市場”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旨在推動產業布局優化、綠色轉型以及產業生態賦能。重點包括: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速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推動“生態+”產業賦能、以及強化環保服務保障等方面。
徐宇波強調,《措施》通過提出系統的工作框架和實施方案,將為廣東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生態環境支撐。特別是對于環保產業、靜脈產業(廢物回收再利用產業)等領域,《措施》提出了具體的推動措施,助力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中占據競爭優勢。
碳足跡管理助力企業應對國際挑戰
在回應記者關于氣候變化與國際貿易形勢的問題時,應對氣候變化與交流合作處副處長陳毅軍介紹了廣東省在碳足跡管理方面的努力與成果。廣東省是中國的制造業大省,面對國際市場對碳足跡和排放管理日益嚴格的要求,省生態環境廳積極推動企業應對這些挑戰。陳毅軍表示,廣東已建立了碳標簽平臺,并發布了多個碳足跡評價標準,幫助企業量化并展示產品的碳排放情況。
此外,廣東省還在積極推進粵港產品碳標簽互認,推動綠色貿易標準的統一,為出口企業提供有力支撐,幫助其應對歐盟等地區的碳邊境調節機制。
促進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許金洲透露,廣東省將從多個方面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包括政策引導、市場創新和技術支持等。他表示,廣東環保產業在全國領先,未來將繼續加大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在創新技術、環保服務業和產業集群建設等領域。通過完善產業信用體系、推動科技創新以及提升綠色金融支持,廣東將力爭成為環保產業的示范省份。
此次新聞通氣會不僅詳細解讀了廣東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還回應了媒體和公眾對于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關切。省生態環境廳表示,將繼續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積極推動生態環境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共進,為廣東省的綠色轉型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