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南沙自貿區檢察院:首創“海洋公益訴訟新模式” 護航海洋經濟“綠色發展”

2020-04-22 10:35 中國發展網
南沙自貿區檢察院 海洋經濟

摘要:2019年以來,該院共審查海洋公益訴訟線索96條,辦理海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2件,海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6件,督促恢復被治理的海岸線1.5公里,所辦理的非法捕撈系列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守護海洋”專項典型案例》。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4月21日上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五周年重大制度創新成果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廣州新聞中心舉行。發布會上,據南沙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東蓊介紹,南沙自貿區檢察院立足區域海洋特色,在全國率先打造集取證規范、評估便捷、部門協同、督促修復于一體的“海洋公益訴訟新模式”,獲評南沙自貿區掛牌五周年十大創新成果。

5e9eb3ae0044a

南沙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東蓊出席新聞發布會

據悉,這是南沙自貿區檢察院以“恢復性司法理念”為引領,認真落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全力護航自貿區大灣區海洋經濟“綠色發展”,建設宜居自貿區提供的首創性檢察方案。在該模式的帶動下,南沙自貿區檢察院相繼建立類案“清單式”公益訴訟調查取證規范,制作《行政執法對刑事證據和公益訴訟證據取證要點》,確定類案證據清單,引導行政執法機關規范取證,提高成案效率。委托海洋漁業專家運用水生生態損害評估模型出具科學評估意見,打破一案一鑒定的慣常做法,鑒定時長由半年縮短至一個月內,費用由6-8萬元/案縮減為500元/案,有效化解海洋生態損害評估難、周期長、費用高的問題。與廣東省環?;饡?、省環保糾紛調委會建立聯合信息共享協作機制,相互配合開展公益訴訟案件人民調解、協助調查取證和出庭支持起訴等工作。創新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組織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被告人將7.3萬尾魚苗放歸大海,助力海洋生態資源修復。

2019年以來,該院共審查海洋公益訴訟線索96條,辦理海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2件,海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6件,督促恢復被治理的海岸線1.5公里,所辦理的非法捕撈系列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守護海洋”專項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