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鼓勵新建人工沙灘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名片
摘要:深圳目前共有50個濱海沙灘,分為政府管、企業管兩類。除鹽田區大小梅沙兩個沙灘外,其余48個沙灘位于大鵬新區。
中國經濟導報訊 呂沁蘭 記者劉寶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深圳將鼓勵建設人工沙灘,并將率先在深圳灣和前海實施推進。此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官網發布《深圳市沙灘資源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得到廣泛關注。期間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共收到反饋意見6條,經研究,擬采納4條,解釋說明2條。
據介紹,有深圳市民提出,深圳的沙灘都在東部,距離市區太遠,希望在西部也增加幾個沙灘供市民游玩。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采納了該建議并表示,《辦法》第十三條明確,支持和鼓勵開展人工沙灘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并編制相應規劃,鼓勵建設人工沙灘,增加濱海公共開放空間,目前已在深圳灣、前海組織開展人工沙灘建設的前期工作。
此外,有市民提出,沙灘屬于社會公共資源,能否借鑒國內其他海濱城市的做法,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此回復稱,根據深圳沙灘資源稟賦,《辦法》將沙灘資源分為保護型沙灘和開放型沙灘。其中因生態保護、軍事和能源安全需要,將26處沙灘劃入保護型,除依法封閉的部分外,未封閉部分可供深圳市民正常穿越、休閑,但不得游泳、露營。其余24處沙灘則全部開放,其后方陸域將設置便捷的向海通道。
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深圳目前共有50個濱海沙灘,分為政府管、企業管兩類。除鹽田區大小梅沙兩個沙灘外,其余48個沙灘位于大鵬新區。根據先行示范區“加強陸海統籌,保護自然岸線”等要求,以及《深圳經濟特區海域使用管理條例》,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制定了《辦法》,對沙灘資源保護、保護型沙灘的管理、浴場型沙灘的管理、休憩型沙灘的管理,以及各部門關于沙灘賽事、沙灘建設和修復、海洋垃圾和灘面下海漂垃圾處理、休閑旅游船舶監管等職能分工和監督等,首次予以明確,并將以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形式發布。
《辦法》明確,深圳的沙灘分為兩大類:保護型沙灘,即因生態保護及國防、軍事需要,或根據核電、油氣等重大危險設施安全管控需要,以保護為主要方式,不對外提供公共服務的沙灘。開放型沙灘是可以在采取合理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適度對外開放的沙灘。這種沙灘又分為浴場型沙灘和休憩型沙灘。浴場型沙灘對外公共開放,門票價格應當依法取得價格主管部門的批準,并向社會公示。休憩型沙灘類似于市政公園的屬性,應對外免費開放并不得收取門票。
為回應民眾呼聲,《辦法》還提出,將依托深圳市財政對大鵬新區和一些資源品質好的沙灘提供必要支持,由深圳市直部門進行深圳市政公園建設和管理,將深圳沙灘、海岸線打造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靚麗名片。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