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都:“面子”美 “里子”更美
摘要:“自從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們不僅把自己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把門口的道路也打掃干凈,環境美了,人也精神了!”在石溝村文化廣場上,正在和村民聊天的高朝均激動地說。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孟濤濤 記者王斌報道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鄉村振興的目標所在。
近年來,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戰略要求,在大力推進城鄉建設的過程中,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更美,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抓“美麗鄉村、富民經濟、脫貧攻堅、“8.12”災后重建為路徑,勾勒出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人居環境整治讓美麗鄉村顏值刷新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記者走進武都洛塘鎮石溝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藍瓦白墻的農家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縱橫交錯,一面面內容豐富的文化墻展現著時代新風。
“自從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們不僅把自己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把門口的道路也打掃干凈,環境美了,人也精神了!”在石溝村文化廣場上,正在和村民聊天的高朝均激動地說。
武都區洛塘鎮在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按照“黨建引領、黨員先行、帶動群眾”的工作思路,黨員干部每周五帶頭掃街,組織群眾每周開展一次義務大掃除,所有居民每月開展戶外大清潔,村民小組堅持每周一督導、每月一評比,對衛生習慣好的家庭,在門上懸掛流動小紅旗。并在村委會進行公示,讓衛生意識差的村民逐漸養成講衛生、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拆違治亂、易地搬遷、美麗鄉村建設,像石溝村這樣惠風和暢、村民富裕、村莊美麗的村子比比皆是。”洛塘鎮黨委副書記李云霞說。塑形的同時,更要塑魂。顏值提升了,鄉村的氣質也要提升。在今日武都區,像石溝村這樣的“精美村點”共有370個。
富民經濟有思路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村莊變美了,發展經濟才是關鍵。當記者走進武都區洛塘鎮豆家莊村,不僅村容整潔,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也富有成效。
豆家莊村中蜂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豆洪虎介紹到:“他是從2017年開始中蜂養殖的,由最初的200箱發展到現在的600多箱,都是純天然的百花蜜,在幫扶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大多數和武都區中醫院訂單銷售,制作成中藥丸。2019年電商銷售3000多斤,每斤60元。帶動了51戶92人,3年累計分紅13萬多。”
洛塘鎮立足資源優勢、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式、凝聚內生動力。調優產業結構,培育特色富民產業,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電商”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發展種養產業,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發展路子,通過發展“長短”結合的扶貧特色產業,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戶“造血”功能,激發了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同時利用淘寶、網絡直播帶貨等電商平臺,線上線下實現經濟收入6711萬元,為貧困群眾年增收2500元。
時下,正是栽植油橄欖的最佳時間,在樓房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拿起鐵鍬、鋤頭等工具,舉鋤刨坑,揮揪鏟土干得熱火朝天。
樓房村村民張勇常年在外務工,勞務輸轉一度成為他脫貧增收的唯一途徑,回憶起自己當初種啥啥不成,掙錢只能去出門的場景他依舊記憶深刻,“以前種了核桃,但由于病蟲害嚴重,一年也收成不了多少。”對于發展油橄欖產業他滿懷期待和信心。
連日來洛塘鎮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廣泛發動干部群眾參與油橄欖樹苗栽植,將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結合起來,讓橄欖之城的特產優勢充分顯現,一條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之路也將越走越寬廣。今年,洛塘鎮計劃栽植油橄欖樹苗2.4萬株1100畝。
近年來,洛塘鎮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聚焦“六個精準”,全力實施“五個一批”幫扶舉措,持續鞏固3+1沖刺清零成效、5+1專項提升行動。并在勞務輸轉、產業扶貧上下功夫,大力發展富民經濟,為去年脫貧攻堅圓滿收官和后續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全鎮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95.6萬元。完成了579戶的易地搬遷住房保障,974戶的危房改造保障任務,解決了6600多人的住房問題,修建并硬化了34個村的通村道路和158個社的通社路,解決了3244戶人的飲水問題,人均純收入達到了7640多元,全鎮累計減貧2472戶1035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020年, 武都區也退出貧困縣序列。
“8.12”暴洪災害恢復、一樣都不能少
去年,突如其來的“8.12”暴洪災害,導致椒園、石溝、樓房等34個村遭受暴洪泥石流災害,房屋、農田、道路不同程度受災,經濟損失嚴重,為持續鞏固脫貧,鄉村振興開局造成一定難度。
面對災害,洛塘鎮干群齊心,有條不紊的進行……
今日的椒園村已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房屋重建和維修加固、水毀農田及道路修復如火如荼進行,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馬中剛是椒園村人,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房子被摧毀,本來就一處住房的他,暫時沒有了住所。
“好在鎮黨委、政府及駐村干部及時向我們發布了防汛預警,并在暴洪來臨前,早早組織全村百姓安全轉移并安置在了救災帳篷里,沒有造成家人傷亡。”馬中剛一邊修房子一邊說道。
如今,他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原地重建的兩層小洋樓主體已完工,預計6月底入住。
據洛塘鎮副鎮長李宏介紹:“群眾自建房32戶已全部開工,其中11戶已完成主體結構,維修加固20戶也全面開工,水毀農田修復已全面完成,水毀道路正在修復中。”
截至目前,全區維修加固2015戶已全部開工,竣工562戶,竣工率27.86%;群眾自建840戶已開工136戶,開工率16.2%,竣工40戶(安化北管局集中安置點),竣工率4.8%。蘭州新區移民搬遷1205戶4885人(農村安置862戶,城鎮安置344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78戶285人。
風雨蒼黃百年路,砥礪奮進鑄輝煌。2020年武都區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今年武都區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書寫好鄉村振興這部“巨著”的開篇之作,為黨的百歲華誕獻禮。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