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實踐之花處處盛開 ——大興安嶺塔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紀實
摘要:塔河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納入黨建工作,確立了“以黨建統領為中心”的工作思路,全面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由縣委書記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由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擔任中心副主任,成員涵蓋林業局主要領導、各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
中國發展網訊 作為大興安嶺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唯一省級試點縣,近年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塔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其所、站、點建設,堅持高標準定位,致力高質量建設,注重作用發揮,強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深入開展,讓文明實踐之花處處盛開。
黨建引領,壓實責任,強化機制保運行。塔河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納入黨建工作,確立了“以黨建統領為中心”的工作思路,全面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由縣委書記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由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擔任中心副主任,成員涵蓋林業局主要領導、各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中心下設辦公室,負責活動的規劃管理、組織協調和檢查考核,從組織領導、機制運行、資源調配等方面為工作開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派出人員先后深入到方正、通河、安達等全國試點縣(市)學習先進經驗,并結合塔河實際,制定出臺了《塔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對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總體規劃、運行機制、責任分工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扎實有序開展夯實了基礎。
整合資源,統籌推進,搭建陣地聚合力。塔河縣打破陣地壁壘,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對縣、鄉(鎮)、村(社區)和各部門的各類場所進行盤點、統籌、歸類、整合,實現場所與設施融合、功能與活動融合,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的陣地就建到哪里。用黨員電教中心、農民課堂、農家書屋、圖書館、綜合服務中心、少年宮、文化廣場、文化公園等串聯起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廣場,織密橫向、縱向全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精神家園、服務窗口。其中,文明實踐中心共設“三區一館一社一廳一堂一站”,“三區”即“火熱的信仰、不忘的初心、文明的塔河”主題展區;“一館”即朱宏書法藝術館;“一社”即文學社;“一廳”即特色文化展廳,“一堂”即文明實踐大講堂;“一站”即志愿者服務站。通過規范開放,突出功能化服務,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文明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塔河縣共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文明實踐所11個、文明實踐站11個、文明實踐點18個,實現了鄉鎮村全覆蓋。塔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接待省、地、縣級和當地參觀單位120余個,接待參觀人員2700余人次。
夯實隊伍,精準對接,志愿服務不止步。依托各類志愿者資源和人才,塔河縣組建了1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擔任隊長。組建了6支以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隊,成立了縣志愿服務工作領導協調小組,制定出臺了《塔河縣進一步推進志愿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塔河縣志愿者管理辦法》《志愿者愛心積分超市管理辦法》,以“美麗塔河建設”為總體目標,確定“+鄉村振興”“+美麗家園”“+旅游交通”“+科教文衛”“+關愛援助”“+重要節點”等六項志愿服務行動主題,推出“菜單式”志愿服務機制,精準對接志愿服務項目,讓群眾“微心愿”得到解決。出臺了志愿服務積分制度,通過道德銀行、積分商店、愛心超市等形式,增強了群眾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F已有志愿者人數10753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70余場,“螢火蟲”“金盾”等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效應凸顯,深入人心。
突出重點,因地制宜,活動開展常態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靈活制定每月活動計劃,突出本地特色,立足于鄉村振興、服務百姓這一重點,通過“講、教、評、幫、樂、禮”等方式,搭建起理論政策、文化禮儀、科普技能、道德法治、文體活動、健康衛生6大平臺,開展了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我們的節日”“中國夢歌曲大家唱”“七五”普法等活動已成為品牌;“美麗塔河•愛衛行動”“我們的清明•文明緬懷”“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題黨日”“微型黨課”“小手拉大手”等特色主題活動深受群眾歡迎。同時,在全縣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開展了兩屆“最美塔河人”評選活動,推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敬老愛親等先進典型36人,讓好人事跡感動全城。(邱賀巖 裴桐)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