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馬上消費后疫情時代聚焦普惠質協同發展
摘要:日前,馬上消費公布了2020年成績單。截至2020年末,馬上消費累計注冊用戶超過1.2億,累計交易額達5463億元,累計納稅32.88億元;2020年交易額2047億元,實現凈收入76.04億元,凈利潤7.12億元,總資產524.84億元,納稅7.85億元。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2020年,在實體經濟遭受疫情沖擊的大環境下,中央、監管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金融力度、主動降費讓利,發揮好振興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用。在這一背景下,穩健合規發展、積極擔當社會責任、提升風控能力、推動金融普惠向惠普轉變、大力發展自主科技、繼續夯實全能力功底,成為馬上消費金融(簡稱“馬上消費”)2020年的發展主旋律。
日前,馬上消費公布了2020年成績單。截至2020年末,馬上消費累計注冊用戶超過1.2億,累計交易額達5463億元,累計納稅32.88億元;2020年交易額2047億元,實現凈收入76.04億元,凈利潤7.12億元,總資產524.84億元,納稅7.85億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消費金融機構應堅持理性、審慎、穩健的發展理念,不盲目追求盈利增長,不做能力落后于規模的事。”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說。
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更值得關注的是,馬上消費開放平臺戰略已成功獲得市場認證,公司借助自身的科技能力與同業機構在價值鏈上形成互補,構筑了多方合作模式下資金、資產、科技有效整合的共贏生態圈。
究其原因,消費金融的互聯網化使得平臺趨向于輕型化、專業化發展,專業機構的參與降低了各個環節的總成本,也有利于提升市場運行效率。在這一背景下,開放平臺戰略促成了市場分工,最終形成了多贏格局。
開放平臺戰略見成效聚焦數字輕資產運營
“業務的穩健發展得益于開放平臺戰略的有效推動,在2020年艱難的環境下仍然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趙國慶表示。不斷迭代升級的開放平臺戰略讓馬上消費聚焦到以“自營+開放平臺+金融云“為核心的數字輕資產模式運營,并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科技驅動的綜合性金融機構。
趙國慶強調,當下金融行業處于輕資產輕結構的變革時期,在合理使用金融杠桿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節約資本,這是整個金融行業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在非接觸金融服務趨勢下,消費金融公司需要具備開放的平臺型生態體系,才能打通金融機構、商戶、用戶之間的資源配置障礙,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消費金融公司以往單一、封閉的業務單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依靠重資產、重人力的展業模式不僅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風險積壓。
據了解,馬上消費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消費金融業務的競爭力,使資金、資產、科技有效整合形成共贏的生態圈,并向合作伙伴持續進行技術賦能,獲得輕資產收入來源。目前馬上消費科技賦能機構數量超過100家,合作金融機構超過200家,場景方200余家,覆蓋消費場景百萬個。
在實現全線上化服務的同時,馬上消費積極探索綠色低碳金融模式,推進碳中和戰略,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每個業務環節,通過線上數字化模式節約紙張、通過智能客服、金融云容器化應用、零物理網點等節約耗電量、減少用戶線下出行、辦公體系節能減排等多重措施,對應碳減排、碳補償超過87萬噸。
其中,在數字合同及各類證明節約用紙方面已節省紙張9.65億,對應碳減排1.37萬噸;智能客服節約人工電腦耗電、金融云應用容器化節省服務器耗電、不設線下物理網點省電、職場節能辦公省電等,共計碳減排3000余噸。
加大研發投入,踐行科技驅動發展
除了業務模式的不斷探索,馬上消費在數字科技全方位研發,推動科技與全鏈條業務深度應用以及全行業開放輸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四大技術驅動。
馬上消費自主研發的AI中臺系統“智馬平臺”去年正式上線亮相,在中臺建設方面構建了“1+3+N”的技術模式,即:一個馬上金融云協同AI中臺、大數據中臺、業務中臺三大中臺,適配N多場景的技術體系快速更新迭代,讓業務可以快速響應市場與用戶需求。
為了牢筑風控防線,馬上消費建立了數據驅動、智能化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實現自動化、實時化、自適應的風控能力;并結合機器學習、AI技術,自主研發了全新一代大數據智能風控平臺。具體為構建了1萬+的風險審批規則、500+的風險審批模型、10萬+的風險特征變量以及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貸前反欺詐。
實踐結果表明,其人臉識別對比準確率99.9%,數字聲紋識別準確率99.9%,通用場景聲紋識別準確率98.88%,唇語活體檢測準確率96.88%,動作活體檢測準確率99.6%。
截至2020年底,馬上消費累計申請專利256個,自主研發系統900多套,實現了消費金融全價值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此外,趙國慶透露,馬上消費已經聯合南開、華科、中科院等八家科研單位成立科技實驗室,針對人臉識別、NLP、視覺多個領域進行深度探索,目前在知識圖譜、人臉技術、活體等方面的研究即將出爐,新增知識產權僅新提交專利就達43項,預計2021年有望專利申請超120項,科技實驗室的推動將會進一步提升馬上消費的技術實力。
以用戶為中心,普惠質協同發展
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金融科技企業,馬上消費一直致力推進通過科技手段不斷降低運營成本、風險成本,讓利用戶,最終要實現由普惠金融向“惠普”金融轉變,即從金融可得性到金融定價普惠性的轉變。
去年疫情期間,馬上消費通過加大線上金融服務力度、對湖北及非湖北地區用戶差異化豁免罰息等舉措,助力疫情防疫。疫情期間為受疫情影響用戶減免息費及捐贈物資超過3777萬元。
不僅如此,馬上消費還免費開放云呼叫中心、智能客服系統等自主技術資源,助力更多企業應對疫情危機,順利復工復產。如馬上消費自主研發的智能外呼機器人還推出智能信息采集系統,以AI技術實現批量外呼、大量人群定期尋訪、數據收集、統計管理等多種功能,助力社會基層疫情排查,即提升效率,也讓基層工作人員告別了上門排查的風險。
趙國慶表示,未來,消費金融行業將注重普、惠、質協同發展路線,聚焦輕資產的運營模式,馬上消費也將通過市場化、差異化定價,匹配不同客群,不斷降低成本、擴大覆蓋面,嚴控風險,實現商業可持續的惠,同時完成背后全方位能力領先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