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湖北興山:“養生南陽”做實黨建引領 鄉村振興“大文章”

2021-04-12 14:13 中國發展網
鄉村振興

摘要:“再給我撈200斤楊魚,節后很多餐飲店都開門迎客了,需求量大。”來自武漢的張先生是當地水產市場的老檔口,今年專程開車到南陽鎮白竹村挑選優質冷水魚貨源。

近年來,湖北省興山縣南陽鎮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堅持以“溫泉水鄉、養生南陽”為底色,以產業振興為核心,以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為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農村黨員干部、能人大戶作用,做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大文章”。

支部凝心聚力,擔當產業布局“主心骨”

“再給我撈200斤楊魚,節后很多餐飲店都開門迎客了,需求量大。”來自武漢的張先生是當地水產市場的老檔口,今年專程開車到南陽鎮白竹村挑選優質冷水魚貨源。

白竹村曾是省級重點貧困村,土地貧瘠,資源匱乏。老百姓靠什么產業致富,村集體走什么路子增收,一直是擺在白竹村黨支部一班人面前的頭等大事。思來想去,支部決定充分結合山水資源和產業發展優勢,做好漁旅結合文章,一條美麗宜道,孵化出一坡的小水果、一河的冷水魚、一路的農家樂,并打造了“魚翔白竹”“ 牛肝馬肺”等引流景點。昔日無人問津的小村莊,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城里人休閑娛樂享美食的好去處。

“這個春節真讓我熱血澎湃,全村冷水魚銷售突破24萬元,游客突破10000人次,農家樂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收入突破4萬元。”白竹村黨支部書記胡明海激動地說。

依托神農門戶,南陽鎮大力實施“一村一品”計劃,山下建景點,山上建基地,山下帶動山上農旅融合發展,通過支部高唱“甜蜜曲”,書記大做“魚文章”,黨員細繪“農家情”,帶動全鎮中蜂、養生橙、冷水魚、“石門兔”、“闖王雞”、生態豬、小水果、紅高粱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闖棋營、雙泉寨、月亮灣、一線天、落步河、漁家莊等一線串珠式的觀光景點也相繼建成。

產業興,帶來集體富。通過發展“養生”產業,南陽鎮村級集體經濟收獲喜人“紅利”。2016年前全鎮集體經濟年收入過5萬元的村僅3個,2020年底達到10個,其中過10萬元的村達7個。

黨員帶頭發力,挺進產業發展“急先鋒”

“要在蜂群旁邊放清潔水供蜜蜂采水,還要注意防盜蜂和保溫。”黨員賈紅山最近正在忙著教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春季繁育的事兒。

為了解決黨員帶富和群眾致富的問題,南陽鎮圍繞“養生產業”做足文章,提出“把脫貧致富領頭人培養成‘兩委’班子領頭雁,把‘兩委’班子領頭雁培養成脫貧致富領頭人”為主要內容的“雙領計劃”。

作為支部組織委員的賈紅山率先學習養殖技術,于2017年牽頭成立元亨蜂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下屬10個分社,帶動全鎮10個村大力發展“甜蜜”事業。在他的帶領下,全鎮512戶發展中蜂養殖,現有中蜂規模已達到8000多箱,總產值突破了3000萬元。“有了鎮黨委支持,我們正在研究蜂蜜酒(茶),真正把我們南陽的養生產業做到極致!”賈紅山對未來充滿信心。

據賈紅山介紹,鎮黨委書記彭學植為了做實“雙領計劃”,曾親自養殖3箱中蜂,探索中蜂意養、活框養殖,當年收蜜100多斤。正是這樣層層做示范,當標桿,從而掀起全鎮“養蜂熱”。

自2016年以來,通過集中學、任職煉、師傅帶三大舉措,全鎮從致富能人中選拔出一批優秀的村后備干部,其中18人進入村“兩委”班子,3人擔任村主職干部。同時,現有56名村干部也個個成了產業帶頭人。

能人抱團助力,集聚產業振興“新動能”

在落步河村茶葉加工廠,王興冰正在和工人一道抓緊維護茶葉加工設備,一派熱火朝天的火熱場面。

近年來,南陽鎮各村黨支部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123”鄉村人才庫,即每個村至少培養10名產業能人、2名后備干部、3名入黨積極分子。王興冰就是其中之一。去年9月,他從老家百羊寨村來到落步河村,租賃600平米的村集體茶葉加工廠,又在萬朝山種植了120畝桑葚,開發桑葚養生茶,不到半年時間,為村里帶來了25800元的集體經濟收益,還給周邊茶農帶來了130萬元的增收。

提到“123”鄉土人才,鎮黨委書記彭學植激情滿滿,“每到一個村,我召集這些對象開個座談會,現場指導,現場激勵,缺資金的相互投資,缺銷路的相互帶貨,缺技術的相互交流,這種抱團發展,揚長避短,解決了政府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發展難題!”

“鎮村主導,能人抱團,我們更有發展信心。”陽泉村致富能手周傳林謀劃著再增加5000頭生豬,石門村后備干部喬艷帶領村民新發展藥材260畝,龍門河村返鄉能人陳開軍正計劃和村里老百姓一道發展山雞養殖……南陽鎮“123”鄉土人才帶來的裂變效應正在彰顯。(廖亮  黎平安 林夏)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