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宕昌:在學用結合上下功夫,在新發展中展新作為
摘要:據了解,宕昌縣把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訂單辣椒作為增加群眾收入的有效途徑,沙灣、兩河口等鄉鎮邀請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開展訂單辣椒種植技術培訓。重點對辣椒種植肥料比例、藥劑配制、地膜鋪設、疾病預防等方面進行了講解。讓椒戶掌握了操作要領,有效消除了群眾的顧慮,增強了種植信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國慶 記者王斌報道 春風送暖,萬象更新。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各部門、各鄉鎮學黨史、辦實事、聚合力,以“全域無垃圾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為突破口,以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為抓手,將群眾難題放在心頭,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宕昌紅色熱土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要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幾天來,宕昌縣委書記王強帶領縣上四大班子及部門主要負責人深入部分鄉鎮,興宕菌業、鄉鎮聯合社、五針松特色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藥香特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撮布村、玉崗村、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哈達鋪鎮紅軍長征紀念館及紅軍一條街,沙灣、兩河口等鄉鎮油橄欖種植基地,實地查看、聽取匯報、入戶走訪,了解產業發展、全域無垃圾創建、軟弱渙散村整頓、脫貧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要求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落實油橄欖栽植三年倍增計劃,充分發揮重點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進中藥材產品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重解決農產品難賣的問題,破解合作社發展瓶頸,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要將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切實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在深學細悟、營造氛圍、學用結合上持續下功夫,要系統謀劃好‘十四五’規劃,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下大氣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繼續緊盯民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譜寫宕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具體行動。” 宕昌縣委書記王強表示。
送技術下鄉開創科技興農新局面
不僅是縣四大班子深入調研基層發展情況,連日來,宕昌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來到田間地頭,實地研判中藥材、辣椒等農作物種植、生長情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面對面跟農戶交流,手把手教農戶如何解決春耕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農戶提供良好的農機農技服務,用實際行動開創科技興農新局面。
據了解,宕昌縣把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訂單辣椒作為增加群眾收入的有效途徑,沙灣、兩河口等鄉鎮邀請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開展訂單辣椒種植技術培訓。重點對辣椒種植肥料比例、藥劑配制、地膜鋪設、疾病預防等方面進行了講解。讓椒戶掌握了操作要領,有效消除了群眾的顧慮,增強了種植信心。
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局面喜人
宕昌素有“千年藥鄉”之稱,全縣藥材種植面積40萬畝,其中當年采收27萬畝。近年來,宕昌縣把“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一批”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探索形成了“以貧困戶為基礎、村辦合作社為單元、鄉鎮聯合社為紐帶、縣聯合社為主體、股份公司為龍頭”的產業發展“宕昌模式”。依托縣內獨特的中藥材資源優勢和日趨成熟的產業體系,以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為統領,狠抓種植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中藥材基地規模日益壯大、綠色標準化水平日益提高、競爭力日益增強,去年創建的11.3萬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020年,全縣中藥材產量達8.2萬噸,產值達到6.8億元,藥農人均藥材收入達到3440元,中藥材合作社向貧困戶和村集體分紅1600萬元,中藥材產業在宕昌高質量脫貧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采訪中記者在該縣木耳鄉了解到,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該鄉以產業培育為鄉村振興賦能,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連日來,該鄉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青年志愿者、婦聯開展中藥材三年倍增行動,在木耳梁2000多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產業園區重點開展黃芪、黨參、當歸和大黃等大宗中藥材生產耕種收機械化試驗示范區,他們擼起袖子、揮起鐵鍬,帶頭示范栽植,激勵全鄉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信心,同心協力,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全鄉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實現機械化,黃芪耕種收三大環節實現畝節本1500元以上,提高功效25倍以上,黨參、大黃種收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基地建設機械化配套工作呈現“以點帶面,多元創新,合力推進,提質增效”的喜人局面。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