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難舍故鄉情 回報桑梓心 教授魏文輝心系紅安助力家鄉紅苕產業發展

2021-04-25 13:25 中國發展網
農業產業 紅安苕

摘要:自教授回鄉“千人計劃”工程啟動以來,在了解到河南科技學院魏文輝有回報家鄉的赤子情懷后,紅安縣委統戰部迅速邀請魏教授回鄉考察,在考察了多家農業方面的市場主體后,與七里坪鎮慧錦農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后利用清明節期間魏教授回鄉的契機,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免費技術服務協議。

中國發展網訊  “脫毒的高剪苗是種植春薯的選擇,苗高20~50cm,百株苗重500克以上,單株節間5~7個,莖稈粗壯,頂三葉齊平,葉片綠色、大而肥厚,無病蟲害。”22日,河南省科技學院教授魏文輝對前去考察紅苕產業紅安代表團細心講解。

受河南科技學院魏文輝教授受邀請, 21日,湖北省紅安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鳳珍帶領統戰部、農業農村局、瑞灃農業合作社、長清種養殖合作社赴河南科技學院考察紅苕產業,一行6人與學院專家教授圍繞紅苕脫毒種苗組培等內容開展座談。

他們先后參觀了脫毒種苗組培實驗室、衛輝市百綠盛唐莊植物克隆中心、鶴壁市甘薯脫毒快繁中心、濮陽市育苗基地,共同探索紅安縣紅苕產業優化升級的具體路徑。

“自1985年離開家鄉求學,至今已36個年頭。這三十多年來,我目睹了改革開放、精準脫貧等一系列重要歷史事件給家鄉帶來的巨變。我們曾經拼命想離開的地方,現在卻是我們拼命想回去的地方。”魏文輝教授激動地說。

自教授回鄉“千人計劃”工程啟動以來,在了解到河南科技學院魏文輝有回報家鄉的赤子情懷后,紅安縣委統戰部迅速邀請魏教授回鄉考察,在考察了多家農業方面的市場主體后,與七里坪鎮慧錦農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后利用清明節期間魏教授回鄉的契機,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免費技術服務協議。

近年來,紅安狠抓農業產業化,紅苕脫毒不斷擴繁,2021年紅苕計劃種植面積15萬畝,“十四五”期間按20%速度遞增,到2025年末,全縣種植面積力爭達到30萬畝,實現產值50億元以上。

在紅安人看來,紅安苕不僅是當地老百姓喜愛的經濟作物,更是革命先輩們留下來的“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化身。“在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有責任有條件擦亮這一紅色名片,做好這一金色產業!”魏教授和張鳳珍都有同感。

張鳳珍向魏教授介紹:“我們還將通過建設一批專業村,培育一批產值過億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規劃一批紅苕文化生態旅游精品線路,爭創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產業鏈聯農帶農8萬戶以上。”

魏文輝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共同努力,將紅安苕打造成為紅安人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金疙瘩’。”

魏文輝,男,1971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武漢大學遺傳學專業博士畢業,中國科學院博士后,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留學訪問學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杰出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專家顧問團成員。目前在河南科技學院任一級特聘教授。先后研究了3年牡丹,4年玉米,2年魚類,研12年油菜、花生和大豆,5年小麥和紅薯。熟練掌握了目前植物領域的一些前沿技術。(廖亮  毛人杰)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