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廣州仲裁委知識產權案占全國十分之一 首創知識產權ODR機制

2021-04-27 15:04 中國發展網
知識產權 廣州仲裁委

摘要:2020年,廣仲全年受理涉外仲裁案件281件。2021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實現開門紅,共受理涉外案件137件,同比增長75.6%,總標的約13.8億元,同比增長245%,涉外仲裁業務繼續保持全國第三。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道 為了從仲裁調解等環節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廣州仲裁委(下稱“廣仲”)積極推動“仲裁+調解”模式的建立健全,創新推出知識產權ODR機制,全方位激發知識產權仲裁的解紛潛能,同時堅定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實現知識產權仲裁和涉外仲裁案件受理量齊升。4月26日是第二十一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廣仲召開知識產權和國際商事仲裁案件新聞發布會。

成立華南首家知識產權專業仲裁院 2020年案件標額的破億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仲于2011年成立華南地區首家知識產權專業仲裁院。2016年至2020年期間,知識產權仲裁案件的受理數量及案件標的額均實現了極大增長。

其中,受理量從2016年的30件增至2020年的194件,增長超6倍,受案量占全國的10%。2016至2020年,廣仲受理知識產權類案件標的總額達3億元,年度涉案標的額從2016年的869.5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10019萬元,首次實現知識產權仲裁案件標的額破億。今年第一季度,知識產權仲裁案件數量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共受理60件,同比增長66.7%。

2020年,廣仲全年受理涉外仲裁案件281件。2021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實現開門紅,共受理涉外案件137件,同比增長75.6%,總標的約13.8億元,同比增長245%,涉外仲裁業務繼續保持全國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國際仲裁中心作為廣仲拓展國際商事仲裁業務的窗口,截至2021年4月25日,受理“南沙國際仲裁中心仲裁條款”的案件95件,是2020年的三倍。

首創知識產權ODR平臺 助力知產爭議高效化解

“當前知識產權爭議呈現類型復雜化、訴求多元化、跨地域、跨領域、線上化等新特點,迫切需要整合各類資源形成保護合力,切實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廣仲秘書長李珊在發布會上介紹,2021年1月,廣仲的首個APEC成員中小微企業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正式上線。

為了滿足知識產權解紛需求,廣仲專門制定了更符合其特點的《知識產權爭議在線解決程序指引》和推出了知識產權在線爭議解決平臺。知識產權爭議發生后,爭議各方均可通過該在線爭議解決平臺向爭議對立方提出申請,各方通過平臺自主進行談判,或通過中立第三方居中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可由廣仲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并形成具有執行力的調解文書。

廣仲知識產權仲裁院負責人張小建表示,知識產權在線爭議解決機制具有全程保密、維權成本低、化解糾紛效率高的特點,且一旦爭議各方無法達成和解,亦可在線訂立仲裁條款,將該糾紛引入仲裁程序,由仲裁庭作出裁決,即爭議雙方無論是否達成調解,都能取得具備域外執行力的法律結案文書。

訴調、仲調對接實現知產案件分流解決 調撤率創新高

2020年度,廣仲受理的知識產權仲裁類案件調撤率達到31.98%,案件調撤率創近年新高,通過仲裁中調解促成調撤結案的案件標的達到4046.15萬元。

廣仲知識產權仲裁院負責人張小建表示,當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鏈條存在明顯的發展不平衡現象。在知識產權糾紛高度集中于法院系統的情況下,一方面法院案件壓力巨大;另一方面仲裁、調解等其他機制的糾紛解決能力無法完全發揮。

在此背景下,廣仲主動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法院的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實現知識產權案件的分流解決。

2020年9月9日,廣仲與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簽訂了《關于共同建立知識產權民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廣仲從專業仲裁員隊伍中篩選仲裁員代表,推薦至法院作為特邀調解員參與訴前聯調工作。協議簽訂后,廣仲總計接受案件49件,其中由我委潘立鋒和林思臻仲裁員調解成功7件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

為進一步發揮仲裁機構在知識產權糾紛化解中的作用,廣仲還與相關行業協會及調解機構加強協作,共同探索建立“商事調解+仲裁確認”的糾紛解決機制。

近年來,廣仲先后與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中國東莞厚街(家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援助中心、中國廣州花都(皮革皮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廣東省版權保護聯合會等知識產權相關調解機構行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實現知識產權商事調解與仲裁之間的制度對接。

境外專家的加入帶動涉外案件的快速增長

2021年3月30日,廣仲召開第六屆廣州仲裁委員會成立大會,組成人員13人中新增香港仲裁師協會會長、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葡萄牙籍澳門律師業高等委員會主席3人擔任委員。選聘有160多名通曉國際規則的境外仲裁員加入隊伍,人數是第五屆的2倍。聘任有留學經歷的年輕精英擔任仲裁秘書,比例超過20%。

在新一屆的委員會組成的組成人員中,新聘委員7人,更換比例超過二分之一。其中,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會長沈四寶、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王利明、香港仲裁師協會會長王則左、澳門律師業高等委員會主席陶智豪(Frederico Rato)、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均寄語廣仲在國際法律服務中作出更大貢獻。與往屆委員會組成不同,新一屆委員會專門邀請了信息技術領域知名專家,助力鞏固互聯網仲裁領域的領先優勢,并首次聘任3名境外人士出任委員以滿足進一步推進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廣仲將按照廣州市的要求,放眼全球、銳意創新,發出中國仲裁最強音。

力推仲裁員名冊和庭室共享 全面適配國際化發展

廣仲案件受理部業務總監葉路介紹,不久前第六屆廣州仲裁委員會第一期全體委員會審議并表決通過了全面修訂的仲裁規則。此次修訂的仲裁規則重點突出廣仲專業化、國際化的發展特色:一是適應國際經貿活動實際需求,在國際商事仲裁程序一章增加臨時措施、緊急仲裁員制度;二是仲裁裁決的執行合并規定境內執行、港澳臺地區的認可與執行、依照《紐約公約》承認和執行;三是允許當事人在仲裁員名冊外選定仲裁員。

廣仲自2019年首創全球第一件跨境遠程庭審案例以來,一直致力于國際化發展,參照國際通行的開放仲裁員名冊制度,與多家仲裁機構達成一致同意共享雙方仲裁員名冊。近日,廣仲又創設性提出仲裁庭室共享的理念,倡導與廣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的境內外機構共享仲裁庭室,仲裁機構受理的案件可以從便利當事人和仲裁員的角度在對方機構庭室進行仲裁活動。

持續加強國際合作,拓展廣仲在葡語國家的影響力

近日,廣仲與巴西外貿協會調解中心舉辦在線研討會暨ODR平臺演示會,引起了中巴兩國領事館的關注,廣仲還受邀在由中國駐里約熱內盧總領館舉辦的中巴服貿會電商物流專場對接會上進一步介紹先進經驗,在巴西商界引起了很好的反響。作為首批認可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的境外機構,巴西外貿協會調解中心高度認可和推廣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和ODR平臺,將巴西相關法律糾紛推送到ODR平臺進行調解仲裁。

廣仲通過發揮仲裁員隊伍中澳門法律專家的帶動作用,與葡語系國家、金磚五國成員巴西的知名非營利性組織巴西外貿協會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廣仲還與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調解與仲裁中心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在共同推廣知識產權仲裁、互相推薦仲裁員等方面開展合作。廣仲將重點通過澳門輻射葡語系國家,經由香港、新加坡輻射英聯邦國家,逐步擴大廣仲法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除與仲裁機構合作外,還將把合作范圍擴大至調解中心、行業協會等境外機構。

100多家內地仲裁機構、20多家境外仲裁機構簽約認可、推廣“廣州標準”

與此同時,廣仲去年制定發布的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即“廣州標準”,目前已獲得100多家內地仲裁機構和20多家境外仲裁機構簽約認可并共同推廣。廣仲與境外仲裁機構的合作首先是實現大中華地區全覆蓋,與港、澳、臺、新等華語區密切合作,接著重點通過香港、新加坡輻射英聯邦國家,經由澳門輻射葡語系國家,目前已實現與韓國、南非、泰國、匈牙利、伊朗、巴基斯坦、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印度、巴西、俄羅斯等與中國貿易往來較為頻繁的國家的知名仲裁機構合作。上周,廣仲與瑞中法律協會、日內瓦國際調解中心簽署“廣州標準”合作備忘錄,雙方擬展開深入合作。下月,廣仲將與白俄羅斯國際仲裁法院簽署“廣州標準”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互聯網仲裁的發展。

巴西駐廣州總領事徐參贊在新聞發布會上評價道:“‘廣州標準’使得互聯網仲裁有了統一的規范,必然能夠推動全球仲裁機構更加科學、高效、低成本地利用互聯網仲裁解決商事爭議。”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仲裁的去中心化也將成為一種趨勢,廣仲將秉承開放、合作和共享的理念,繼續以“廣州標準”為媒介加快國際仲裁合作的全球布點,有序推進知識產權ODR機制的推廣適用,在知識產權、涉外等全方位領域努力打造全鏈條、高標準的仲裁標準,將廣仲打造成全球互聯網仲裁的首選地和聯動港澳、輻射葡語國家的國際仲裁樞紐地。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