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袁州:企業有需求 干部結對幫
摘要:7月9日,袁州醫藥工業園區內企業江西南方醫藥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秦可珍高興地對筆者說:“現在園區內企業辦證辦照時到家門口辦理就行了,市場監管干部有求必應,上門服務,真好!”
中國發展網訊 吊裝、切割、沖壓、鉆孔……7月9日,江西宜春信達建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120余名專業技術工人頭戴安全帽,熟練地操作生產線上的各種設備,一件件重型鋼構產品從流水線“流”出,機器的轟鳴聲、鋼板切割聲及焊接的咝咝聲交織在一起,繁忙有序。
別看現在廠區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就在不久前,由于資金短缺的問題,該公司多個項目上不去,廠區冷冷靜靜的,很多機器設備處于閑置或半閑置狀態。
6月初,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管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進企業宣傳問需求、進企業走訪問實情、進企業解難問成效、進企業納諫問計策“四進四問”為主題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顒泳劢蛊髽I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紓解“痛點”、打通“堵點”、補齊“斷點”。當時,區市場監管局的干部來到企業開展“四進四問”,信達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梅生隨口說了句:“資金短期,企業不能正常生產。”沒想到,區市場監管局與宜春農商銀行等部門互動合作,聯合開展“星級文明誠信商戶”創評暨“誠商信貸通”活動,僅用短短一個星期時間就幫助企業辦理了無需抵押的信用貸款2000萬元,困擾企業生產的資金短缺問題解決了。程梅生十分感動,當上門回訪的市場監管干部再次來到公司時,他一個勁地夸贊市場監管部門辦了實事,又一連提了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打造“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營商環境
袁州區的富硒大米、袁州茶油、中醫藥產業、松花皮蛋、鋰電新能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為人們熟知,這背后是民營經濟的活躍,民營經濟占袁州區域經濟的七成以上。面對當前民營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轉型升級壓力較大等諸多困難,袁州區市場監管局應當如何作為?
“老百姓的就業是民營企業解決的,區里的稅收大多是民營經濟貢獻的。企業辦事時,為什么不找關系就辦不了?”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軍面對問題毫不避諱,“有一次我在走訪企業時,企業反映原本一個小時可以解決的事情,我局某基層分局層層設卡,一個星期都沒辦下來,結果訂單‘飛’了。”事后,周文軍要求區局紀檢監察部門調查此事,證實了企業說的是真話。為此,該分局負責辦事的有關工作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不解決企業辦事難的現狀,不打掉企業辦事過程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企業就很難發展。袁州區市場監管局成立6個專班,實行“1+2+N”工作模式,即1名分管領導、2名局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若干名結對干部組成聯合工作隊,結對幫扶梳理出來的全區168家重點企業——“干部結對幫扶、專班包干到底”,全面協調企業問題的收集、轉辦、協調、解決等。同時,對專班幫扶外的其他企業,由區局企業注冊局和所屬基層分局負責,同樣成立專班掛點推進,確保專項活動實現全區企業全覆蓋,全力為民營企業打造“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的市場監管干部干事品牌。
采取結對干部亮諾與踐諾方式為企業解難題
江西(宜春)元博集團位于袁州醫藥工業園區,主要生產人防設備。2020年搬遷至此,廠區擴大了9萬多平方米。集團總工程師稱,因為電焊工等技術工人緊缺,企業有訂單都不敢接。
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干部到元博集團開展“四進四問”,總工程師易華對這種“上門服務”不抱希望。之前,他曾通過多種渠道反映集團電焊工等技術工人緊缺問題,結果相關職能部門幫助發了幾條招聘信息后,再無下文。
沒想到,區市場監管局聯系了宜春職業技術學院,一下子安排了40多名畢業生到元博集團帶薪實習。這讓易華喜出望外:“畢業生實習期每個月工資6000多元,轉正后一個月至少1萬元,這些帶薪實習畢業生全部選擇留下來,令我們最頭痛的招工難問題得到解決。”“這次是區市場監管局協同區勞動就業局幫助企業解了難題。” 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軍說,通過“四進四問”,企業有了可以直接尋求幫助的渠道,密切了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的關系,而不同部門的協作也更加順暢起來。
按照該局黨組的要求,局機關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基層分局對企業反映的每個問題,各專班要逐個研究,并采取結對干部亮諾與踐諾、定期與不定期調度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問題破解倒逼機制,逐個化解企業反映的問題。對交辦的問題,各職能部門和基層分局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清單化”的要求細化分解,做到“有分解、有措施、有調度、有紀要、有反饋、有獎懲”。據介紹,全局各責任單位接到“四進四問”交辦函后,3個工作日內須與企業對接溝通、協調處理,處理結果及時反饋至相關企業,并同步函告區局“四進四問”領導小組辦公室銷號。
機關干部下沉企業上門服務辦實事
6月25日上午,一場“四進四問”交辦會在袁州區市場監管局第三會議室召開。會上,該局“四進四問”領導小組將此前機關各職能部門和基層各分局下沉到企業,分別摸排出的第一批28個問題,分門別類指定牽頭部門,進行集中解決。摸排到的問題涉及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融資扶持、企業人才需求等,對于摸排到的問題,能處理的及時處理到位;對需要區級層面予以解決的,每周一召開的局黨組和班子會進行專門討論,呈報“區長例會”、“區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出臺解決方案。
7月9日,袁州醫藥工業園區內企業江西南方醫藥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秦可珍高興地對筆者說:“現在園區內企業辦證辦照時到家門口辦理就行了,市場監管干部有求必應,上門服務,真好!”
袁州醫藥工業園區有各類企業260余家,以前辦理工商登記等手續時,需舟車勞頓,需到20公里以外的所轄區市場監管局三陽分局辦理,花時又花力,很不方便。今年5月,該局在開展“四進四問”活動中,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軍帶領相關人員在園區深入了解、分析、研判相關情況后,經多次與區政府、園區管委會匯報協調,終于解決了人員編制、經費及辦公場所、設施等問題,組建了之前由于種種原因而遲遲沒有組建的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工業園區分局。
“一旦有惠企政策我們會第一時間告知企業,并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幫、解企業之所難,與企業‘結親連心’”分局負責人謝雷說。
針對宜春市康冠致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額溫槍、血壓計品種單一、注冊費用高、審批時間長的問題,7月2日,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軍、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彭郁孟等與袁州區副區長楊衛勇頂烈日、冒酷暑,前往省藥監局匯報請示、協調解決,省藥監局于7月6日派出專家組對注冊和生產的額溫槍、血壓計進行現場核查生產條件、檢驗條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為該公司核發了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
“從申請到辦結,市場監管部門的服務很周到,辦事效率高。”該公司負責人張廣說。
對短時能夠解決的問題限時辦結,對需長時間跟蹤解決的問題循序跟蹤推進、跟蹤督辦,確保問題解決及時落到實處。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四進四問”以企業滿意度為標準,不僅解決了個別企業的問題,還通過問題進行分析,發現癥結和痛點,整體優化了全區內企業的發展環境。(周常青)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