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區:“項目落地年”亮眼“期中成績單”
摘要:上半年,即墨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68.2%,民間投資增長30.5%,“四新”占比67.2%,分別高于全市32.2、14、17.3百分點...一組組數字顯示了即墨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所帶來投資質量的逐步提升,也反映了投資內生動力增強后所呈現出的投資增長的良好趨勢。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毛成京、張巧平、記者殷曉旭報道 東風拂面戰鼓擂,不待揚鞭自奮蹄。2021年時間過半,青島市即墨區迎來了亮眼的“期中考”成績:1-6月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5%,較去年同期提升了8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速達133.3%,項目落地建設、投資拉動增長所爆發的新氣象著實令人眼前一亮。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助力器,而項目則是抓經濟運行、抓發展、調結構、增質量的“牛鼻子”,抓住了“牛鼻子”,經濟建設才能綱舉目張。為此,今年以來,即墨深入推進“項目落地年”活動,持續深化改革、加大攻堅力度,全過程服務保障項目落地建設,“項目落地年”的“期中考”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協同再發力 咬定目標全速推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實現全區投資增長超10%的工作目標就是即墨今年緊緊咬定的那個“青山”,而落地的項目則更像是青山下的一個個強勁的樹根,抓好項目建設的最大紅利就是為經濟發展增添發展后勁。今年以來,即墨將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樹立目標導向,凝聚區領導、專班、部門、鎮街、功能區、國有公司等各方力量,以持之以恒的韌勁和恒心,匯聚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翻涌浪潮,以“牛勁牛力”護航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
項目加速推進的背后離不開即墨加壓奮進、舍我其誰的魄力和決心。今年,即墨區“項目落地年”調度指揮中心堅持“一線工作法”,組建項目督導服務小分隊,深入項目現場400余次,梳理項目規劃、手續等問題臺賬20余個,通過進現場、疏堵點、解難題,分辦督促解決相關問題,為項目落地建設一路保駕護航。
針對政府投資項目及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即墨則實行“施工圖”管理模式,按照項目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實行月度掛牌督辦、進度情況公示等方式推進。1-6月份,即墨149個政府投資項目達進度率98%,223個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開工在建158個。
服務再升級 項目建設“馬力”強勁
《即墨區“項目落地年”實施方案》《即墨區金融機構支持“項目落地年”政策措施一本通》《關于在建設項目中實施“圖證分離”工程規劃許可的意見》《關于支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擴大投資的意見》......為深化“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強化要素資源保障,上半年,即墨圍繞“項目”兩個字,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制約項目落地建設的關鍵要素土地、資金、手續辦理上進行突破,一系列政策好比“及時雨”,通過多種方式讓服務項目建設的成效做乘法。保障了項目加快落地、加快開工、加快建設、加快竣工。上半年,即墨共有在建項目657個,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別增加27個、178個。發放土地證228個。施工許可面積達507.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16.97%。
推進項目加速落地,不能只靠企業一方發力,圍著項目常關心、把住項目下力氣,才能加快推動項目在區位扎根結果。即墨鰲山衛街道僅用兩天一夜實現調地72.99畝,全員全力全時保障青啤研發中心項目落地建設,創造了高效的“鰲山速度”。即墨區金口鎮則推行“1+2+N”重點項目代辦機制,安排2名工作人員全程跟蹤項目,提供項目簽約、開工等所有手續的“一條龍”服務。其中,計劃總投資35億元的特種車輛及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主要生產混凝土泵車、云梯車等特種車輛,其在鎮街、部門的合力推動下,提前4個月實現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建設方青島九合重工是省工信廳等部門認定的“瞪羚”企業,生產的建筑泵車產值位居江北第一,云梯車更是打破韓國企業市場壟斷。
結構再優化 經濟煥發全新活力
上半年,即墨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68.2%,民間投資增長30.5%,“四新”占比67.2%,分別高于全市32.2、14、17.3百分點...一組組數字顯示了即墨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所帶來投資質量的逐步提升,也反映了投資內生動力增強后所呈現出的投資增長的良好趨勢。
市場需求改善,投資意愿增強,實體經濟的活力得到不斷增強。上半年,即墨新開工工業項目221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3.3%?;菘?英寸晶圓半導體功率器件及第三代半導體項目、奇瑞青島基地項目、一汽大眾總裝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一汽解放配套工藝生產線擴建改造項目...一大批工業項目展現了蓬勃的增長態勢。
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的機遇里,如何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振興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內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任重而道遠。今年,即墨參加全省春季集中開工活動共計3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335億元,其中涵蓋了高端裝備、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領域。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以及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即墨一直在路上。
漢纜海洋工程產業鏈基地項目,主要生產研發海洋工程裝備水下生產系統相關配套產品,包括“海洋生命線”臍帶纜及超高壓海纜、陸纜等產品。據悉,這是即墨區發展海洋經濟的重點海洋裝備先進制造業項目,目標是打造國內最大的海底電纜生產基地,助力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前,一期平面車間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2023年底前竣工投產,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項目的落地建設進一步推動“四新經濟”鏈群式突破、集群化發展。
使命呼喚擔當,征程催人奮進。一組組數據的背后,是即墨區扎實落實青島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有力佐證,更彰顯了即墨在推進項目落地、工作落實方面的空前力度和昂揚勢頭。下一步,即墨將把項目落地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馳而不息、激流勇進,進一步加快保障項目落地,加快實現資源集聚,開足馬力、破浪遠航,努力繪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