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疫準備充足,建議市民盡早接種、減少集聚
摘要:“目前本市疫苗儲備量較為充足。”吳寰宇表示,截至2021年8月3日,上海市累計接種3820.64萬劑,覆蓋2056.84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880.13萬人。接種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建議市民盡早預約接種。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在新冠病毒傳播和防控的重要博弈階段,上海市的排查管控、疫苗準備情況如何?廣大市民怎樣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在8月4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介紹了疫情防控的最新情況。
嚴格做好新增病例排查管控及流調溯源
鄔驚雷介紹,上海8月2日新增的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普通型,目前在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治療,病情平穩。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基因測序,經國家和本市專家綜合分析研判認為:該確診病例的感染來源可以聚焦在,因暴露于由境外輸入病毒污染的環境引發的感染。
截至8月4日14時,已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67人、密接的密接377人,全部落實集中隔離措施,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已排查到在滬68517名篩查對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累計排查相關場所的物品和環境樣本585件,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下一步,上海市將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緊盯“入城口、落腳點、流動中、就業崗、學校門、監測哨”等關鍵點、關節點,加強疫情防控全鏈條閉環管理。其中,重點落實機場口岸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閉環管理和定期核酸檢測,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進一步發揮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等“監測哨”作用,強化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規范管理,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嚴格落實“四早”要求;穩妥、有序、持續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進一步擴大人群接種覆蓋率。
上海檢測、疫苗準備充足,建議市民減少人員集聚
“目前上海市共有156家核酸檢測機構,日檢測能力單人單管近80萬份/天。”鄔驚雷介紹,針對目前不斷增加的日常篩查需求,上海一方面要求現有開展核酸檢測的醫療和檢測機構,通過延長服務時間,增派采樣人員、增加采樣點位等方式,提高日采樣量,盡可能減少市民等待時間;另一方面,要求各醫療機構加強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互聯網、預約電話等形式發布檢測服務信息和預約渠道,為市民預約提供更多便利。
他提醒有采樣需求的市民能夠合理選擇采樣點,通過隨申辦、健康云等發布的核酸檢測服務點信息提前網上預約,按照預約時段到場采樣,盡量減少現場人員集聚。
“目前本市疫苗儲備量較為充足。”吳寰宇表示,截至2021年8月3日,上海市累計接種3820.64萬劑,覆蓋2056.84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880.13萬人。接種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建議市民盡早預約接種。
“現在的疫苗對于delta毒株的保護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張文宏表示,從比較科學的角度來看,delta毒株在全球蔓延之后,在臨床研究和真實事件研究方面已經獲得越來越多的數據,特別是在疫苗接種非常好的國家,數據就更為充分了。可以看到,接種疫苗后,delta毒株引起的重癥化和死亡是急劇下降的。
他強調,目前正處于病毒傳播和防控處于博弈階段,戰勝delta毒株,一要堅決貫徹疫苗接種的策略,二要加強個人衛生,即“三件套”“五還要”這些措施。如果市民能減緩旅游、公務活動等社會流動,對于減少病毒二次傳播將起到巨大作用。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