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古韻新景頭茶園
摘要:修繕傳統建筑保住“形”,盤活非遺家底留住“魂”。頭茶園村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對頭茶園村的肯定,更是一種鞭策。
施北鎖鑰處,古村頭茶園。
頭茶園村位于恩施市太陽河鄉,這里青山環抱,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鐘靈毓秀。
一座座四合多進的大宅院和極具民族特色的新民居樣板房在頭茶園村拔地而起,一代又一代土家族、漢族兒女在此傳承文明,生生不息。
談起傳統建筑,人們會聯想到氣派的宮廷樓閣、亭臺廟宇……實際上,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同樣是中國優秀傳統建筑的組成部分。
頭茶園所在的太陽河鄉,古代系廩君領地,土家族人民在此聚居。相傳,廩君死后化為白虎守護世間,土家人將白虎作為民族圖騰敬奉。
村民們在李壩溝河歡樂戲水
村里有一處山勢高大、河水清澈、環境優美,適宜人類居住的天然棲息地——李爸溝。“李爸”在土家語里意為公老虎,李爸溝就是公老虎居住的山谷。
驅車進入李爸溝,蒼莽大山出現在眼前,清澈見底的李爸溝河從山間流淌而來,“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壯麗景象瞬間鋪展開來。幾棟老木屋散落在山腳下,小橋、流水、人家,好一幅恬適寧靜的田園風光圖。
李壩溝峽谷
沿著李爸溝河岸道路蜿蜒直上,一座以山地林木作為建筑主要材料的吊腳樓映入眼簾。這座吊腳樓叫吳家大院,曾經是一所學校,現在是村中老人李尚芝的住所。
踏著青石臺階進入屋場內部,俗稱“撮箕口”的三合水房屋透出木材的清香,這是經過歲月沉淀而形成的獨特味道。視線順著房檐往右延伸,筆者欣喜地發現獨屬于“鑰匙頭”的龕子。從高空俯瞰,一座由三合水天井和“鑰匙頭”建筑組成的吳家大院與周圍自然景觀完美融為一體。
“本來這是個‘四合水’傳統建筑,在歲月損毀下只剩下‘三合水’。”頭茶園村黨支部書記黃明說,言語中滿含惋惜。
為留住這些接地氣的傳統建筑,2018年,頭茶園村啟動傳統村落改善提升項目,除了對屋頂、木柱、門窗進行修繕外,還對入戶路、石拱橋、飲水水源地進行修繕,并重新為巴鹽古道鋪設石塊。
頭茶園村掀起“修復熱”,30位村民自發參與到吊腳樓修繕工作中。目前,全村已完成12處房屋修復,未來還將進一步改善房屋內部配套設施,打造特色民宿,發展油菜、八月瓜種植,推動鄉村旅游,帶動農戶在家門口實現致富增收。
“我們將文化價值與旅游價值相結合,未來的吳家大院及周邊房屋都會被打造成旅游片區,到時,河流兩岸、房屋內外,絡繹不絕的賓客可以休閑散步、打卡拍照。”黃明描繪著頭茶園村未來的發展情景。
2019年,李爸溝組村民黃開喜著手開辦農家樂。“房子修好了,路鋪平了,我相信隨著家鄉旅游業的發展,我的農家樂一定會越來越紅火。”黃開喜說。2022年11月,他的喜樂山莊正式開業。
在吳家大院外、風雨橋下、李爸溝河旁,有一條透著悠悠古韻的羊腸小道。
一條古道就是一本鮮活的史書。“這里自古就是恩施至云陽巴鹽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明一邊走一邊介紹。
如果說,看得見的傳統建筑和巴鹽古道遺跡是這座村落的“形”,那浸潤在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就是它的“魂”。
“房屋家具、日常用品都是我自己做的。”二茶園組村民周維壽是一位擁有精湛技藝的木工師傅,做木工已經49年。
跨過堂屋門檻,一個精美的“三合水”吊腳樓模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鑿子尺寸比較大,每一處需要鉆孔的地方都必須精準細心。”從木料選材到精雕細琢,從構造設計到漆料選擇,每個步驟,周維壽都會細心打磨。歷時5個月,一個三層半的全實木制作土家吊腳樓工藝品誕生了。
這里的人們世代生活于此,在淳樸的生活中,興之所至,歌之詠之,舞之樂之,創作了大量民歌。
“今天李府修華堂,嘿一著勒;眾位鄉親來幫忙,嘿一著勒;萬丈高樓從地起,嘿一著勒;齊心協力要穩當,嘿一著勒。”“哥哥來到三步巖,口唱山歌情在懷,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后天才到幺妹兒家里來。”唱時令、唱情感、唱生活、唱民俗,這些隨時隨地即興發揮的曲調,讓這塊土地變得有滋有味,有風情。
總有人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著優秀傳統文化。一支筆、一個小本子,隨手記錄歌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謝小平將自己心中的熱愛牢牢寫在紙上,也刻在心里。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謝小平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演唱民歌
“我媽媽會唱,父親也會唱,我從孩童時期就開始收集山民歌。”謝小平說,在家庭文化熏陶下,她從小就接觸民歌,并逐漸愛上民歌。
每一次記錄,她都會回頭整理一遍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嫌自己字跡不工整,還特地請人謄抄。在精益求精地謄寫過程中,一本錄有40多萬字歌詞的筆記本回到謝小平手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路,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
從2000年開始,隨著恩施旅游業的發展,太陽河民歌進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部門的視野。
2007年,太陽河鄉被湖北省文旅廳命名為“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歌)”,2008年,被文旅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歌)”;2009年,《恩施市太陽河山民歌》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2013年,太陽河民歌入選湖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修繕傳統建筑保住“形”,盤活非遺家底留住“魂”。頭茶園村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對頭茶園村的肯定,更是一種鞭策。(廖亮 趙迷 盧樹彬 )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