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2023年公益評估大會在京召開

2023-08-15 16:4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公益活動 評估 平臺

摘要: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將在此基礎上,聯合行業力量,持續推動公益評估的知識積累、能力提升與交流共識,讓這個還并不太成熟的行業綻放出更大的價值,推動中國公益事業的理性、專業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2023年8月12日,由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主辦的2023年公益評估大會主論壇在北京舉行。在本屆以“轉型時代下的公益評估:定位、價值與方向”為主題的大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公益機構負責人聚焦公益評估基礎建設與行業倡導建言獻策。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倡第三次分配、互聯網籌款興起的背景下,公益評估行業如何重新定位,詮釋價值,找準方向,成為亟待探討的問題。公益評估大會是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打造的品牌雙年會,旨在創辦國內公益領域評估話題下的行業盛會,為公益行業提供更加有序的評估知識體系與交流平臺。

本屆大會主論壇共設“變革時代下公益評估的定位、價值與方向”“中國公益評估的實踐與經驗”“評估嵌入公益組織發展”“評估重塑公益行業的價值與規范”四大主題模塊,多場分論壇及主題周活動,以提升行業公信力、提高公益有效性為價值導向,促進公益行業的評估能力提升、知識積累與共享、評估應用與發展,推動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

2_2023公益評估大會新聞稿0814-改435

模塊一:變革時代下公益評估的定位、價值與方向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理事長韓俊魁作為主辦方代表發表開幕致辭時指出,目前國內對評估機構數量、使用的理論方法,甚至評估知識的生產情況尚不清楚,這對發展和監督帶來挑戰。同時,需要平衡評估與公益之間的張力,進一步明確公益評估的價值和方向,進行多方合作與對話。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顧問、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盧邁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從2015年開始推動預算績效評估實踐,通過普及預算知識、開展參與式預算社會試驗等,推動全國層面預算績效評估取得積極進展與成效,包括29個省份和39個中央部門出臺了具體實施方案、各部門各地方結合實際完善相關工作流程和操作辦法、預算績效評估工作聯動機制初步建立、各類績效結果用于削減低效、無效支出,績效信息公開的力度明顯加大。

美國克萊蒙特評估中心和評估者協會執行主任、美國評估協會前主席Stewart I.Donaldson指出,不僅要關注評估,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而評估能力建設的關鍵之一是,應當為評估人員提供所必需的知識、技能、技術和方法,并認識到有許多技能不同于日常研究。

2_2023公益評估大會新聞稿0814-改948

模塊二:中國公益評估的實踐與經驗

在“中國公益評估的實踐與經驗”主題分享環節,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陶傳進行開題演講。他認為,在當下的時期,已經有一批公益組織的公益項目經由“有機成長”的過程,形成了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當下的評估需要慎重,尤其需要評估方擁有勝任的能力和平等對待被評估方的態度。

廣州市漢達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陳志強表示,漢達服務模式是通過支持應用型評估、結果導向型評估,使用SPED評估模型、戰略規劃與管理、組織能力測評OCAT模型等推動有效社會服務,讓項目管理有據可循,讓公益成效明晰可見。

重慶理工大學副教授、重慶卓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理事長周玲認為,評估對象、評估規范、評估過程、評估結果的復雜性和敏感性對組織評估的獨立性、專業性、公正性和支持性原則帶來挑戰。而守正與創新有助于應對挑戰。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社會工作系特任副研究員、廈門市益聚社會服務發展與評估中心副理事長兼主任張洋勇指出,第三方公益評估的價值呈現出多面向差異化特征,多元評估價值的呈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方評估在管理主義和專業主義兩個維度上的平衡能力。他建議,在政府和政策層面,進行頂層設計,政策先行,資格準入;在社工機構層面,要轉變認識,正視評估的價值和作用;在第三方評估機構層面,要嚴格評估專家的準入和甄選,加強能力建設,著眼專業共同體建設;服務對象層面則要健全參與機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時,還要優 化評估維度,促進更多利益相關方參與。

北京市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創始人、執行主任張菊芳認為,公益評估需要通過強化樞紐機構、建設行動網絡、網絡成員機構規范、引領行業發展四個方面做好行業行動網絡評估。

2_2023公益評估大會新聞稿0814-改1692

模塊三:評估嵌入公益組織發展

在“評估嵌入公益組織發展”主題演講環節,上海映綠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創始人、理事長、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莊愛玲表示,公益評估旨在“以評促建”,具有可以讓資助方了解其資助是否用于承諾目的并且是否有效;了解項目是否給受助者帶來了預期變化;了解項目合作伙伴的管理效率、效益、規范和公信力;了解合作伙伴在項目問題的瞄準、干預方式與項目目標、資源、能力之間一致性的程度;了解合作是否會促進合作伙伴的成長和發展,以及提供做出是否繼續資助決策建議的依據等價值。

北京市向榮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創始理事丁廣泉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文法學院副教授、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盧瑋靜通過對談的形式,圍繞《評估助力機構戰略落地及發展》進行分享。  

丁廣泉將項目的成效比喻為“毛玻璃”,他認為基金會在探索過程中,“毛玻璃”是看不清楚的,需要有個不斷擦拭的過程,這就需要對機構和項目進行評估。

盧瑋靜表示,評估追求的第一點是要尋找做這件事情背后的價值和價值加工邏輯。最重要的評估思維是要去探究項目最終實際成效和生產過程,從而知道路徑是怎么做的,怎么進行干預。

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零慧在《三A三力評估在組織管理中的深度應用》的專題發言中介紹,友成基金會研發的三 A 三力評估標準,基于社會價值的視角,從 AIM社會目標驅動力、 APPROACH 解決方案創新力、 ACTION 達成目標行動力三個維度以及三 A 三力之間的合一性來全面評估、分析一個組織的社會價值,已經形成團體標準和線上評估平臺。該標準能讓執行公益項目的團隊和組織梳理自己的戰略、流程和運作,提高其在項目設計、管理和運作方面的規范化水平。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秘書長張曉青指出,以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為代表的規范化評估對于慈善組織的內部治理、制度建設、項目管理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建議,促進公益評估高質量發展,要落實、完善社會組織第三方評估相關政策,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評估理論體系、評價體系和認證認可體系,鼓勵、支持全國和地方行業組織制訂相關指南類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培育一批具有整體公信力、專業性的第三方評估機構。

模塊四:評估重塑公益行業的價值與規范

在“評估重塑公益行業的價值與規范”主題分享環節,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上?,F代公益組織研究與評估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徐選國指出,公益評估的價值與使命在于推動公益生態構建。他建議將公益服務第三方評估再嵌回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之中,要強化第三方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促進公益生態和治理生態構建的法略和制度保障。

2_2023公益評估大會新聞稿0814-改2804

公益評估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在《中國慈善家》影響力慈善研究院首席專家、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理事李勁主持的圓桌論壇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鵬、字節跳動公益平臺負責人羅海岳、騰訊公益行業運營負責人焦建寧、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正琛、北京普華永道中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蘭嵐等嘉賓圍繞“互聯網公益”時代的項目評估展開討論和分享。

李勁在總結時認為,根據各位嘉賓的意見,公益項目評估的努力方向有三個,一是做好案例收集和信息分享;二是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凸顯項目評估對各利益相關方的價值;三是促進支持性的政策,如果項目評估在規范性評估中占有更大的權重,局面可能會很不一樣。

王鵬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更需要提升公益項目的評估意識,針對互聯網的特點將評估結果更加接地氣的反饋給網絡用戶,以不斷增加公眾對公益項目的了解理解和認同感。

羅海岳表示,一個好的評估應該把更多的不為人知的好項目,通過某種機制凸顯出來。

焦建寧認為,專業的第三方評估是平臺數據很有力的補充,可以幫助平臺完善項目篩選機制,把更符合互聯網用戶喜好、又有執行成果的項目展示給捐贈人。

劉正琛表示,對公益評估是很樂觀的,因為根本邏輯是:公益項目的購買者(捐贈人)和服務使用者是兩個群體,客觀上需要有相對獨立的評估?,F在隨著海量公益項目在互聯網平臺上線,確實有一些互聯網公益平臺越來越重視評估,這是很好的發展方向。

蘭嵐認為,捐方也是需要被影響的,評估是很重要的一種方式。評估機構可以把各自的評估報告開展分享和討論,催生影響。

如何提升評估能力,建立與推廣公益行業評估標準,培養公益行業評估專業人才等,是促進公益評估行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研究部主任朱照南指出,公益評估行業發展階段包括:萌芽階段、實踐探索、系統化發展和國際化發展四個階段,公益評估行業系統化發展要以知識體系建設為中心,她呼吁公益機構參與包括知識內容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網絡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四個模塊在內的評估知識體系建設中來。

模塊三和模塊四由北京益生信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媛主持,她表示,如果不能對評估對象有足夠多的了解和理解,也就是“格”,可能很難做到“致知”,更遑論能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建議。更進一步,如果不能對自己作為評估者做到足夠多的“格”,也很難講如何對行業的關鍵議題有什么真正的建樹。  

最后,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院長,國家級人才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市社會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葉敬忠為大會主論壇作閉幕演講,他指出,第三方評估很重要,也很必要。公益組織與其想通過評估來增加公信力,還不如將評估作為項目的過程來提高項目的有效性。他最后提醒說,評估很重要,但不是為了提高公信力。若想提高公信力,重要的是建立社會信任。

本次大會主持人、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主任劉程程表示,2023年公益評估大會的召開是由行業內13個共同發起方和6個合作伙伴一起籌備、推動的,過程中凝聚了諸多公益評估行業的從業者、研究者、使用者以及公益行業發展推動者的共同努力。未來,公益行業評估支持平臺將在此基礎上,聯合行業力量,持續推動公益評估的知識積累、能力提升與交流共識,讓這個還并不太成熟的行業綻放出更大的價值,推動中國公益事業的理性、專業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